发布时间:2020-02-28 阅读量:124
为患者擦亮希望的光芒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阳光融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魏震说,“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生的希望,但生命的脆弱也超乎想象。”重症患者病情恢复缓慢,部分危重症病情无法控制,虽然进行了早期干预,但部分患者病情还是继续恶化。近一个月的抗疫经历,让这位“90后”小伙体验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
但是身为医护人员,他们非常明白,自己没有时间悲伤,没有时间流泪,只能把所有的伤感化为奋进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患者,给他们带来生的希望。在重症监护病房,大多数患者都处在昏迷状态,无法正常交流,医护人员只能靠用心的观察、静静的守候,来洞悉病情的变化,与死神赛跑,与病魔斗争,为患者擦亮希望的光芒.
关注患者救治,更要关注患者生活质量
“不仅要关注患者的救治,更要关注患者生活质量;不但要精心救治患者,更要关注患者出院后回归社会的能力,尽最大努力减少因新冠肺炎给患者带来的躯体和心理伤害。”2月23日上午,我省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李丕宝在该队呼吸康复治疗团队成立时说。
“随着新冠肺炎患者治愈数量增加,新冠肺炎所导致的呼吸功能、躯体功能及心理功能等障碍,以及出院后医疗康复照护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李丕宝说,关注并解决这些问题是他们成立呼吸康复治疗团队的初衷,今后他们将根据每位入院患者的基础状况和病情,制定详细的评估方案并制定个性化康复治疗措施。同时除了关注住院期间的康复治疗之外,对每位患者出院后进行密切随访,随时调整康复方案。他们为每位治愈出院患者都制定了个性化康复监管计划,密切随访期限为8周。“出院后8周是患者康复及器官功能恢复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要努力确保出院患者在这一段时间加快康复尤其是肺功能的恢复。”李丕宝说,患者出院后,他们会建立医患微信群,方便患者随时获得专业的康复指导,尽最大可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
用心去关怀,用爱去温暖
进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战斗以来,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孙娜和战友们并肩作战,充实且忙碌地工作着。有对夫妻入住方舱医院治疗,出门时未带换洗衣物,极为不便。孙娜便将自己来武汉前医院和家人为她准备的生活物资赠送给了他们,帮助他们解燃眉之急,这使得夫妻俩感激不尽。
被隔离的患者离开家人,难免孤独不安,难免紧张焦虑。孙娜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每天工作再忙,也要多说一句关心的话,事情再多,也要多问一下患者身体情况,多和患者交流几句,用心去关怀,用爱去温暖。“时有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每一个医护人员都有一颗仁爱之心。
胜利再见,让儿女为我自豪!
“第一次进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病房之前真是很忐忑。当真正穿上防护服准备进入病房那一刻,心情反而坦然了。”我省第十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护士杨晓涵说,可能是更多地想着自己肩上的使命,也可能是出于职业本能——见到病人就要冲上去照顾他们。
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护理工作除了基础护理,更多的是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对患者来说可能更重要一些”,杨晓涵说,病人在得知自己确诊新冠肺炎后都比较紧张、着急,及时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对控制病情、对治疗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
杨晓涵的女儿今年9岁,儿子3岁。“孩子们在信中说我是一个大英雄,他们为我感到自豪!”杨晓涵说,抗击疫情胜利再见,她一定要做一个抗“疫”一线的真英雄!
来源:大众日报、人口健康报 作者:委宣传处 组稿:汤雷
版权所有: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山东省医师协会总机:0531-82628023 0531-82628019
邮编:250000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街道舜义路77号碧桂园凤凰中心A座1708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