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7 阅读量:29
11月1日,由山东省医师协会主办、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及青岛大学医疗集团肛肠医院承办的山东省医师协会肛肠病学医师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青岛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省内外肛肠领域精英,交流学术成果、探讨前沿技术,以加强科普宣传、共谋学科发展。共有250余人现场参会,线上观看网络直播1万余人。
大会在庄严的学术氛围中拉开帷幕。大会主席、山东省医师协会肛肠病学医师分会主任委员、青岛大学医疗集团肛肠医院院长赵刚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魏丽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山东省医师协会会长孙洪军线上讲话。开幕式由山东省医师协会肛肠病学医师分会秘书乔翠霞教授主持。
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是《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肛周脓肿、肛瘘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正式发布。该共识由多位权威专家共同制定,系统总结了复方黄柏液涂剂在肛周脓肿和肛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规范的用药指导,有望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我国肛周感染性疾病的整体诊疗水平。
本次大会分为“术道精微,融贯中西”“围术无痕,愈见康宁”“攻坚破局,术启新篇”三大模块,通过专题报告、手术视频演示及专家讨论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现了我国肛肠学科的发展成就,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互动热烈。
在“术道精微,融贯中西”模块,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主任委员于永铎教授、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分会会长赵克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秘书长张虹玺教授以及来自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贾小强教授、广安门医院的曲牟文教授、贵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曹波教授、成都肛肠专科医院的陈小朝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赵刚教授、张立泽教授、中山六院的张迪教授等进行精彩的授课。该模块聚焦肛肠疾病的精准治疗与中西医结合策略,分享微创手术技术的进展、中医药在围手术期管理以及术后康复中的独特优势,通过案例分析与理论探讨,展现了中西医协同在提升疗效、减少并发症方面的广阔前景。同时展望人工智能在肛肠疾病诊断与手术规划中的应用、机器人辅助肛肠微创手术进展、新型生物材料与微创技术、精准医学与个体化微创治疗。
于永铎教授——肠道菌群与肠道疾病中医干预的研究
赵克教授——肛门直肠抑制反射在lap-ISR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张虹玺教授——AI在便秘诊疗中的现状与未来
赵刚教授——皮瓣移植技术在肛周疾病中的应用
在“围术无痕,愈见康宁”模块,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刘佃温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贝绍生教授、江苏省中医院的周在龙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谢钧教授、天津市人民医院的许晨教授、山东省立医院的张小桥教授、尹玉锑教授、山东省中医院的史学文教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王帅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的李贵信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孙晓梅教授进行了精彩的授课。该环节重点探讨了围术期中西医结合ERAS管理,阐述如何运用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和方法优化围手术期管理,减轻患者痛苦,加速康复进程,体现微创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的融合。ERAS理念在肛肠微创手术中的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术后疼痛管理、创面修复与中药应用、排便管理、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预防与处理、情志调护等。同时还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在优化患者体验、加速康复进程中的关键作用,旨在实现“无痕”康复,助力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
在“攻坚破局,术启新篇”模块,来自哈尔滨市中医医院的富羽翔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张双喜教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王志民教授、济南槐荫人民医院的李方教授、东营市人民医院的贾占波教授、聊城市人民医院的夏超锋教授、烟台毓璜顶医院的王在秋教授、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崔良民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的沈文龙教授、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的范军伟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邸爱婷教授进行精彩的授课。本模块深入剖析了肛肠领域目前诊疗的挑战与突破,探讨如何运用中西医融合的微创技术解决肛肠领域的复杂、疑难病例,以及在此过程中涌现的创新技术和方法,展望肛肠微创领域最前沿的研究动态、颠覆性技术、交叉学科进展以及中西医融合未来的发展方向等。
本次会议学术氛围浓厚,讨论深入务实,成功地为全国肛肠同仁搭建了一个高端、开放、共享的交流平台,不仅展示了我国肛肠病学领域的最新成就,也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提升山东省乃至全国肛肠疾病的诊疗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大会进一步加强了全国肛肠学科同道之间的友谊与协作,有力推动了我国肛肠事业的规范化、同质化发展,意义深远。此次会议将医学进步的动力有效地传递到临床实践的每一个环节,最终转化为广大肛肠疾病患者更高质量的健康保障,为“健康中国”战略在专科领域的落实做出了具体而微的贡献。
山东省医师协会办公室:0531-82628023 0531-82628019
邮编:250000
邮箱:sdmda@163.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街道舜义路77号碧桂园凤凰中心A座1708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