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8 阅读量:22
为深入贯彻2025年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响应协会“健康科普基层行”活动号召,7月19日,山东省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专家团队在主任委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邢金燕教授带领下,赴沂蒙革命老区沂水县开展体外生命支持技术规范化培训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普及推广体外生命支持技术(ECMO)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旨在提升基层危重患者救治水平,赋能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增效。
本次活动在临沂市中心医院隆重举行,以专题学术讲座、病例查房和专家研讨为主要形式,吸引了沂水及周边地区近百名医务人员积极参与。
启动仪式:共绘基层重症救治新蓝图
启动仪式由临沂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三病区主任吴鹏主持。医院党委书记田相同教授致欢迎辞。田书记指出:“ECMO技术是一个地区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水平的标志。我们热烈欢迎省医师协会专家团队的到来,衷心感谢邢金燕教授及团队的倾力指导。此次省级专家团队亲临指导,必将有力推动ECMO技术在本地区的规范化应用与普及,显著提升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治能力,惠及老区百姓。”
田相同书记致辞
体外生命支持专委会主任委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邢金燕教授在致辞中强调:“ECMO作为重症医学领域的高精尖技术,管理复杂、实施难度高。虽然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且发展存在不平衡,但在山东省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委会的持续推动下,山东省ECMO技术应用已实现跨越式发展,年治疗量从2019年的不足300例跃升至2024年的1000余例,救治成功率持续提升,位居全国前列。”她表示,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推动ECMO技术向基层延伸是必然趋势,也是落实分级诊疗、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帮助更多基层医务人员掌握核心技术要点,让这项救命技术惠及更多危重患者。
邢金燕教授致辞
学术盛宴:前沿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
学术交流环节精彩纷呈,多位专家带来前沿分享:邢金燕教授以《ECMO技术的历史演进与未来展望》为题,系统梳理了技术发展脉络,深入解析了适应症把握与多学科团队建设的关键要素,并展望了人工智能辅助决策、便携式设备研发等前沿方向。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苑志勇教授结合丰富临床实践,分享了《ECMO置管策略与操作规范》,对技术核心要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荆亚军教授、临沂市中心医院龙海飞教授通过典型重症病例的查房与分析,详细解读了ECMO技术在救治重症肺炎、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危重患者中的宝贵经验与操作细节。讨论环节由潍坊市人民医院王海波教授主持,来自临沂市及沂水县各级医疗机构的百余名医护人员围绕ECMO技术开展、团队管理、并发症防治等实践中的难点与热点问题,与省级专家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现场互动频繁,学术氛围浓厚。
授课专家风采
共谋发展:深化合作,提升区域同质化水平
活动尾声,临沂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文洪教授作总结发言。彭文洪主任再次对山东省医师协会组织此次意义深远的基层行活动以及邢金燕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的精心指导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本次活动成效显著,使基层医务人员对ECMO技术的规范应用与管理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他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专家团队及其他省级优质资源建立更紧密、更深层次的协作机制,加快推进ECMO技术在沂蒙老区的规范化、普及化开展,全面提升区域急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为当地百姓提供更优质、高效、可及的医疗服务。
彭文洪教授总结发言
此次“基层行”活动不仅为沂水及周边地区基层医务人员搭建了与省级顶尖专家面对面学习交流的宝贵平台,更有效推动了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向基层的“下沉”,为促进区域医疗救治服务同质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专业委员会将持续深入开展基层帮扶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建立常态化培训与技术支持机制,切实提升区域急危重症救治的同质化水平,为筑牢基层健康防线,助力健康山东建设贡献力量。
山东省医师协会办公室:0531-82628023 0531-82628019
邮编:250000
邮箱:sdmda@163.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街道舜义路77号碧桂园凤凰中心A座1708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