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方案(2013-2015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6-04-14 阅读量:1367

国卫医发〔2013〕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和《县级公立医院 综合改革试点意见》等文件要求,有效加强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县医院能力建设,在总结前期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研究,我委决定 在2013-2015年进一步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现将《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方案(2013-201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实 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建议和工作情况请及时反馈到我委医政医管局。

联 系 人: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 王斐、焦雅辉

联系电话:010-68792413、68792097

传    真:010-68792513

电子邮箱:bmaylzyc@163.com

国家卫生计生委

2013年9月25日

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方案(2013-2015年)

在总结2005-2012年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东西部地区医院省际对口支援"、"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和"国家医疗队巡回医疗"等 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县级医院功能定位和有关工作要求,制定《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方案(2013-2015年)》(以下简称《方 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卫生事业发 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等文件要求,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 制"的原则,以提升县医院服务能力为主线,统筹安排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集中发挥各项目的作用和优势,有序、有效、深入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

二、工作目标

2013-2015年,加强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每年为受援医院"解决一项医疗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 个服务项目",通过3年对口支援,加强县医院的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推广适宜县医院开展的医疗技术,显著提高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危急重症和疑难复杂 疾病的诊疗能力;加快推进县医院人才培养;提高县医院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其综合服务能力;县外就诊率逐年下降,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 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到2015年,重点实现以下目标:

(一)对口支援关系更加科学、合理,每个县均有一个县医院与城市三级医院建立稳定的对口支援关系,签订对口支援协议,支援医院符合受援医院需求。

(二)受援县医院建立起针对当地疾病谱和重点疾病的临床二级诊疗科目,农村居民常见重大疾病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普遍开展内镜诊疗技术,疾病的诊疗水平显著提升。

(三)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至少有1所县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平均住院日≤9天,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四)按照临床路径、诊疗规范,结合 当地医疗实际,形成比较全面的疾病诊疗标准体系,使三级医院下转的诊断明确的患者,能够在县医院得到规范化的诊疗服务。

(五)县医院及其各科室的管理架构完整,各项制度健全,能够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和患者安全目标。二级甲等以上县医院基本实现信息化、精细化管理,能够利用远程医疗系统开展疑难危重病例会诊、病理诊断和继续教育等工作。

三、工作原则

(一)紧密围绕卫生事业发展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对口支援双方根据当前卫生事业发展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重点,制定帮扶计划,确定重点帮扶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支援工作,逐步提升县医院能力。

(二)以省内对口支援为主体,东部支援西部为补充。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原则上由各省组织开展,省内三级综合医院承担主要支援任务。东部地区的医院在完 成本省范围内对口支援任务的同时,承担一定的支援西部地区医院的任务。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协调组织东西部地区省际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并派出国家医疗队赴西部 开展巡回医疗。

(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立科学的对口支援关系。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重新梳理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关系,积极、稳妥 地调整对口支援关系。要结合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根据受援医院的实际与需求以及支援医院的能力,分类指导医院间建立对口支援关系,确保对口支援不重复、不断 档、符合支援医院和受援医院双方的实际。

(四)统筹安排,做好工作衔接。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将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各项工作有机结合, 做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整体工作与医疗卫生援藏援疆援青、"三下乡"、扶贫开发、军队医院对口支援西部地区县医院以及落实国家支持赣南、毕节等特殊区域政策 的衔接,集中发挥各项目作用与优势。

(五)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在完成3年重点工作的基础上,形成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的科学程序,建立支援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与定期评估制度,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使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成为提升县医院能力的长期有效手段。

四、工作任务

(一)开展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评估。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对2005-2012年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进行评估。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对本省城乡 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摸清问题,同时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基线调查。2013-2015年每年第四季度开展评估,评估工作以支援医院和 受援医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估结果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布。评估方案由我委另行下发。

(二)梳理调整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关系。省级卫生计 生行政部门根据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原则,对现有对口支援关系进行重新梳理,合理调配省内和省际间资源,使省内每所城市三级综合医院与3所县级医院建立对 口支援关系。对于已经成为三级或二级甲等医院的受援医院,可以根据需要,考虑同时与省内三级专科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提高相应专科服务能力和水平。东部 省份以技术协作为主,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为辅,国贫县、少数民族县、边境县继续派驻人员支援,并根据各地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服务需求,同时 兼顾利用现代化远程手段开展技术协作和派驻人员支援;中西部省份以派驻人员到县医院支援为主,包括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派驻人员工作时间不少于半年。省际 间医院对口支援,东部地区三级医院原则上支援西部地区三级医院,可以根据需求,支援一部分二级医院。

(三)开展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目标管 理。支援医院要指导和协助受援医院按照"四个一"的目标要求,制订3年对口支援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任务,按照县医院的功能定位,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状 况、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服务人口和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重点针对当地的疾病谱、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病种和医院薄弱科室,以提升服务能力和文化内涵 为核心,明确支援重点,开展科室对科室的帮扶,制定具体实施步骤和措施,并签署目标协议,明确支援和受援医院院长为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的共同第一责任人,科 主任为科室帮扶的共同第一责任人。支援医院和受援医院要按照对口支援目标开展自评,不断改进对口支援工作。国家和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做好年度评估和3年 协议期末评估工作。

(四)提高县医院医疗技术水平。2013-2015年,按照"因地制宜、填平补齐"的原则,加强县医院临床重点专科 建设,主要包括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肾病学等专业)、外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等专业)、妇产科、 儿科(新生儿专业)、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精神科、肿瘤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临床检验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以及近三年县外转诊率排名前5位的 病种所在的科室和消毒供应中心建设。逐步推广应用适宜医疗技术,重点推广消化内科、呼吸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骨科、妇科、小儿外科等专业内 镜诊疗技术和血液净化技术,技术准入符合有关技术管理规范。提高县医院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20种农村居民重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通过加强消毒供应中心 建设等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五)加强县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东西部地区医院省际对口支援"、"国 家医疗队巡回医疗"和"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相结合,通过"派下去"、"请上来"、"团队带团队"和"科室对科室"等多种方式,使派驻支援人员与派出进 修培训骨干进行置换,有计划地为县医院培养和造就一批技术骨干,建设人才梯队。

(六)加强派驻(出)人员管理。派驻支援人员要做到技术 支援与管理支援相结合,既要亲自诊疗患者,又要带动相应科室水平整体提升。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以建立城市三级医院向县级医院轮换派驻管理人员制度,选一 批有管理经验的业务骨干到对口支援的县级医院担任副院长、科室主任或副主任。受援医院要把派驻医师纳入本院医务人员日常管理,进行门诊、病房排班。

各省要建立支援医院派驻人员和受援医院派出人员考核制度,重点考核派驻人员到岗开展工作情况,派出人员学习掌握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规范化诊疗方案、适宜技术和复杂疑难疾病筛查、诊断、一般性治疗的情况。

(七)认真开展其他重点工作。各支援医院要帮扶、指导受援医院,按照我委有关工作方案要求,落实"三好一满意"活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深 化优质护理、平安医院创建、就医基础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持续改进受援医院的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使受援医院做到服务好、质量好、 医德好、患者满意。

五、工作安排

(一)安排部署(2013年8月-1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效果评估指标,召开《方案》部署会议。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方案》,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工作。

(二)组织实施(2013年10月-2015年12月)。

1.2013年10-12月,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本地区的工作方案,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既往对口支援工作效果,调整、建立2013-2015年 间对口支援关系,做到对口支援工作覆盖辖区内每个县1所县医院,在受援医院形成人才梯队或学

聊城市医师协会 泰安市医师协会 临沂市医师协会 德州市医师协会 济南市医师协会 潍坊市医师协会 东营市医师协会 解放军88医院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济南军区总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 枣庄矿业集团枣庄医院 淄矿集团中心医院 肥城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 武警医院 解放军401医院 德州市中医院 菏泽市立医院 东营市人民医院 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 德州市市立医院 德州市人民医院 单县中心医院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滨州市中心医院 滨州市人民医院 邹平县人民医院 邹平梁邹医院 山东省立医院 齐鲁医院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临沂市人民医院 聊城市中医医院 聊城市人民医院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聊城市传染病医院 莱芜市中医医院 莱芜市人民医院 莱钢医院 解放军148医院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济宁市传染病医院 济南市中医医院 济南市儿童医院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临沂市中医医院 齐鲁石化医院集团中心医院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青岛海慈医疗集团 青岛市中心医院 文登整骨医院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潍坊市肿瘤医院 潍坊市中医院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 威海市中医院 威海市立医院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泰山医学院人口与计生学院 泰安市中心医院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日照市中医医院 日照市人民医院 枣庄市王开传染病医院 山东大学口腔医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 淄博万杰肿瘤医院 淄博市中医医院 淄博市中心医院 淄博第一医院 枣庄市立医院 沂水中心医院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烟台毓璜顶医院 烟台市中医医院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新泰市人民医院 武警医院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山东省泰山疗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山东省血液中心 山东省胸科医院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济南市中心医院 青岛市市立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山东省职业病院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省眼科医院 山东省青岛疗养院 山东省立妇幼保健院 山东省交通医院 山东电力中心医院 山东省皮肤病医院

山东省医师协会

山东省医师协会总机:0531-82628023 0531-82628019

邮编:250000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街道舜义路77号碧桂园凤凰中心A座1708室

山东医师协会
公众号
医联山东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