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9-23 阅读量:2517

 

鲁卫办2018292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印发《山东省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

实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

 

各市卫生健康委(卫生计生委),委属(管)医疗卫生机构:

为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在巩固前阶段帮扶成果基础上,我委确定继续开展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了《山东省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方案(2019-2021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81229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山东省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方案

2019-2021年)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医疗服务需求,认真贯彻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国卫医发〔20147号)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2018-2020年)》有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卫生健康大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立足我省县域居民医疗服务实际需求,以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通过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持续提高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构建优质高效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构建分级诊疗制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安全、优质、经济、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二)工作原则

1.统筹协调、加强衔接。根据上一轮对口帮扶取得的成效,充分考虑医疗机构间地域和传统合作关系,统筹协调优质医疗资源,对三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下同)支援县级医院的对口关系进行调整,安排委属(管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对已经参照三级管理的县级医院不再安排三级医院进行帮扶支援医院和受援医院要加强协调配合,做好对口关系调整工作衔接。

2.突出重点、精准帮扶。以加强县级医院人才、技术、重点专科等核心竞争力建设做为帮扶工作重点,针对县域内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薄弱环节,重点帮扶,精准帮扶,签订帮扶协议,明确可操作、可量化的考核指标。创新支援方式,通过医院对医院、科室对科室、团队对团队、派下去、请上来的方式,促进县域医疗综合服务能力提升。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综合医院支援综合医院、中医医院支援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支援妇幼保健院、专科医疗卫生机构支援有需求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原则,结合受援双方医疗卫生机构的能力和需求,尊重帮扶医院合作意愿,做到合理搭配,充分调动受援双方的积极性,使对口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三)帮扶时间

2019-2021年,期间无特殊原因不得变更对口帮扶关系。

(四)工作目标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37号)有关要求,通过对口帮扶,落实县级医院功能定位,提升县级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有效承担县域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抢救与疑难病症救治和转诊任务,实现县域内就诊率90%的目标,为推动分级诊疗制度提供保障。

2021年,按照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试行)》,全部县医院达到县医院服务能力基本标准要求,力争超过50%的县医院达到推荐标准或参照三级医院管理。

二、工作任务

(一)签订对口帮扶责任书。省、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按照本方案确定的对口帮扶关系(见附件1,已经支援医院同意),协调、指导委属(管)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与受援县(市、区政府和县级医院签订一对一对口帮扶责任书(见附件2,明确对口帮扶总体目标、年度分解任务和量化考核指标,建设特色或重点专科、重点科室的数量,要具体到学科、专业、病种或技术,派驻人员的数量、专业、职称、连续工作时间,培养业务骨干或科室带头人的数量等工作指标和完成时限。协议内容作为考核对口支援工作落实情况的依据。

各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于20193月底前,将附件1确定的对口帮扶县级医院责任书(三级医院、县级政府、县级医院三方签订)报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备案。

(二)提升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支援医院要根据受援医院功能定位和建设发展实际,结合当地医疗服务需求,采取“组团式”支援方式,向县级医院派驻1名院长或者副院长,至少4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团队(中医医院可派驻3名)驻点帮扶。支援医院要根据受援医院县域内卫生健康发展水平和居民诊疗需求、外转率排名等因素,综合确定受援医院薄弱环节,制定学科帮扶计划,重点加强儿科、精神科、老年病科、麻醉、重症医学、康复医学科等学科建设,补齐薄弱临床专科能力的短板,通过病理科、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科支撑学科的建设,夯实平台专科基础。支援妇幼保健还要注重受援县级妇幼保健保健专科能力的提升促进其保健与临床融合发展。三级医院要充分发挥国家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等高水平专科优势,帮助受援医院以内科、外科、妇产科诊疗科目为重点,指导开展新技术、新项目,逐步推广内镜、介入诊疗等微创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提升肿瘤、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诊断治疗能力,逐步为受援医院培育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专科,满足县域内患者不同层次的就医需求。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派下去”“请上来”等多种方式,促进受援双方业务骨干双向交流。采取教学查房、手术带教、学术讲座等形式,根据县级医院医疗技术发展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每年为受援医院培训至少3名骨干医师或其他医学专业技术人员提升县级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三级医院优先安排受援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符合条件的业务骨干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有计划的为县级医院打造稳定、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梯队。

(四)提高县级医院管理水平。通过帮扶双方医院管理人员相互挂职,引进三级医院成熟管理经验。派驻人员参与受援医院和科室管理,帮助受援医院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医院和科室内部管理,提高受援医院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持续改进医疗质量,防范医疗风险。

(五)构建合理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通过巩固县医院在县域医疗服务的中心和龙头地位,结合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更加优化,带动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提升,为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

(六)积极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充分发挥远程医疗服务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支援医院与受援医院、受援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建立远程医疗服务关系,通过远程医疗服务提高县域

聊城市医师协会 泰安市医师协会 临沂市医师协会 德州市医师协会 济南市医师协会 潍坊市医师协会 东营市医师协会 解放军88医院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济南军区总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 枣庄矿业集团枣庄医院 淄矿集团中心医院 肥城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 武警医院 解放军401医院 德州市中医院 菏泽市立医院 东营市人民医院 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 德州市市立医院 德州市人民医院 单县中心医院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滨州市中心医院 滨州市人民医院 邹平县人民医院 邹平梁邹医院 山东省立医院 齐鲁医院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临沂市人民医院 聊城市中医医院 聊城市人民医院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聊城市传染病医院 莱芜市中医医院 莱芜市人民医院 莱钢医院 解放军148医院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济宁市传染病医院 济南市中医医院 济南市儿童医院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临沂市中医医院 齐鲁石化医院集团中心医院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青岛海慈医疗集团 青岛市中心医院 文登整骨医院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潍坊市肿瘤医院 潍坊市中医院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 威海市中医院 威海市立医院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泰山医学院人口与计生学院 泰安市中心医院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日照市中医医院 日照市人民医院 枣庄市王开传染病医院 山东大学口腔医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 淄博万杰肿瘤医院 淄博市中医医院 淄博市中心医院 淄博第一医院 枣庄市立医院 沂水中心医院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烟台毓璜顶医院 烟台市中医医院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新泰市人民医院 武警医院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山东省泰山疗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山东省血液中心 山东省胸科医院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济南市中心医院 青岛市市立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山东省职业病院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省眼科医院 山东省青岛疗养院 山东省立妇幼保健院 山东省交通医院 山东电力中心医院 山东省皮肤病医院

山东省医师协会

山东省医师协会总机:0531-82628023 0531-82628019

邮编:250000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街道舜义路77号碧桂园凤凰中心A座1708室

山东医师协会
公众号
医联山东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