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3-30 阅读量:121
(山东省卫生厅医政与医疗服务监管处安淑敏 2012年3月24日)
同志们:
为了继续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进一步推进我省公立医院改革,规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建设,构建康复医疗优质服务平台。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山东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学科医师分会换届改选会议暨康复医学发展与建设、康复运动训练创新思维论坛。首先,我代表省卫生厅医政与医疗服务监督管理处对向出席会议的各位专家和医师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本次会议的隆重召开和新一届委员会当选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全体委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国政府历来关心和支持康复医学事业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 在"十二五"时期全面加强康复医学能力建设,将康复医学发展和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公立医院改革总体目标,与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同步推进、统筹考虑,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减轻家庭和社会疾病负担,促进社会和谐。2012年,卫生部印发的《"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提出下列工作目标:一是提高康复医疗机构建设和管理水平。二是加强康复专业人员队伍建设。三是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四是初步建立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五是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各类康复医疗资源。为了更好的促进我省康复医学的建设和发展,下面借分会换届之际,我提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加强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长久以来综合医院内的康复工作主要由理疗科和体疗科来承担。80年代,现代康复医学的观念引进国内,本专业的构成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康复医学又是新兴学科,新建科室人员多来自不同的临床科室,未经过或甚少经过专业培训,虽有较强的临床意识,但对康复医学不甚了解,成为形式上的康复科。目前,要进一步明确不同层级康复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实现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以疾病急性期患者为主,立足开展早期康复治疗,及时下转患者,并承担人才培养(培训)任务;康复医院以疾病稳定期患者为主,提供专科化、专业化康复服务;基层医疗机构以疾病恢复期患者为主,为患者提供专业康复医学指导。康复专业人员主动深入其他临床科室,开展早期康复治疗,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为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或回归社区、家庭做好准备。各综合医院要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逐步建立康复医学科与其他临床各科室的合作机制,强化团队合作模式,全力做好疾病急性期患者为主的早期康复治疗,为稳定期和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康复医院规范化建设。各康复医院要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作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和医院发展的生命,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严格遵守康复医院管理制度,完善组织结构,坚持依法执业、规范诊疗行为,制定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使诊疗有标准、有程序,提高诊疗水平,减少医疗隐患。立足改革创新,突出专科特色,提高康复医学专业医师、护士的素质要求。严格把好康复医疗设备的采购关,使用的康复医疗设备必须适合残疾人和患者肢体功能水平,保证医疗安全和使用方便。我省康复医院严重不足,在医疗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鼓励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包括企事业办医院)有计划、按步骤地整体转型为以康复医疗服务为主的综合医院或康复医院。充分利用卫生、中医药、民政、残联等系统在康复服务领域的资源优势,统筹规划,优势互补。
三、初步建立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实现患者在综合医院与康复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的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各市要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各类康复医疗资源。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残联系统康复机构围绕相关疾病与残疾承担相应医疗与康复工作任务。完善康县、乡镇、村三级医疗机构康复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建立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康复医疗机构间的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制度。建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鼓励三级综合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或康复医院以管理、服务、技术等为纽带,建立紧密或松散的合作关系。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转诊标准、规范和程序,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逐步探索建立分类保障制度,发挥政策引导和调控作用。以公立医院为主,适当发展一批民营医院,建立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康复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县级医疗卫生单位的龙头作用,扶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使医疗机构网络延伸到每村每户,为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我省是卫生部确定的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省,济南、潍坊、泰安、淄博、济宁、东营为试点市,泰安市作为我省重点联系城市,鼓励非试点市积极参加试点工作。各试点市在制定本地区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中,要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康复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和布局,适当增加增量,调整存量,增加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协同作用和适应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
四、康复科的发展与水平的提高,人才培养是关键。加强康复专业人员队伍建设,要逐步建立康复治疗师规范化管理制度,开展在岗康复医师、治疗师和护士培训工作,鼓励其他执业范围的医师,通过规范化培训转为康复医学科医师。实施康复医学专业专科医师制度,探索建立康复治疗师规范化管理制度。我省将遴选省级康复医疗服务示范基地,承担省内服务示范作用和康复医学专业人员培训工作,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特色、布局合理、体系健全的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训网络。今后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康复医学科医生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我省康复医学科医师的临床技术水平,同时还要了解国内外新的信息与动态,学习同行的先进经验与技术,促进业务水平的提高。
同志们,康复医学的发展,必须有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依靠多专业、多学科、多部门的协作才能实现康复目标。要在康复医学的理论指导下,应用功能测评、医学手段,以及专业康复技术,如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工程及传统康复技术等,与各相关临床科室密切协作,使患者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以提高生活质量的临床科室。我们要抓住当前康复医学发展的大好机遇,积极发挥康复医学对人类健康发展和促进整个社会稳定与繁荣的重要作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医疗服务体系,真正做到让更多患者回归社会、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同时希望新一届康复医学医师分会全体成员,不负众望,在主任委员岳寿伟教授领导下,承前启后,既往开来,不断开创协会工作的新局面,为推动我省卫生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山东省医师协会总机:0531-82628023 0531-82628019
邮编:250000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街道舜义路77号碧桂园凤凰中心A座1708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