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3 阅读量:0
6月10-12日,我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2022年会暨ECMO在重症患者应用及新进展学习班在青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全省各级医疗机构中从事体外生命支持诊疗工作的约200名医护人员参会,2200余人在线讨论交流。
10日下午,举行大会开幕式,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吕富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李环廷和分会主任委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邢金燕分别讲话和致辞。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良贞受邀出席开幕式并在线讲话。
会议现场
李环廷院长代表专委会挂靠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致辞。他指出,医院重症医学科在孙运波副院长及邢金燕主任的带领下,目前已成为省内首批开展重症医学规范化培训的单位,是首批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培训基地,山东省首家具备国家卫健委承认ECMO培训发证资格的医疗机构,山东省首批危重症专业护士培训基地。体外膜肺氧合快速反应团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团队实力不断被认可,影响力显著提高,ECMO临床应用例数居全省第一,抢救成功率达国内领先水平。最后李环廷院长希望各位专家与会期间倾囊相授,分享成果、共叙友情、携手共进,谱写医学新篇章。
李环廷院长致辞
协会宋良贞副会长兼秘书长在讲话中对应邀授课的各位专家、参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她指出,近年来,随着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我省具备条件的医院均开展了此项治疗技术,在全省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该项技术逐步娴熟,抢救成功率逐年提高。尤其是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中,ECMO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专委会自成立以来不辱使命,担当作为,在普及提高该项技术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宋良贞副会长兼秘书长在线讲话
吕富杰副主任在致辞中肯定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在新冠疫情期间的突出贡献,着重指出医院重症医学团队应用ECMO成功救治了多例危重患者,在抗击新冠疫情战役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相信通过本次交流,青岛乃至全省应用ECMO救治危重患者的能力定会得到长足发展和提升。
吕富杰副主任致辞
主任委员邢金燕教授在发言中表示,专委会自成立以来秉承医师协会的宗旨,致力于搭建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的学习、交流、合作平台,吸引,培养更多医院和人才开展ECMO技术;加强组织建设,制订行业标准,推行准入和认证制度,并实施从业培训工作,规范ECMO技术临床应用。力求从整体上快速推动我省体外生命支持专业的发展,并提高专业水平,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更全面的保障。邢金燕主委在发言中感谢了ECMO技术让我们见证了太多的生命奇迹,代表同道们对老一辈的重症医学开拓者们表达真挚感谢,也希望更年轻一代的同道们,不辜负老一辈专家们的期许,在更高的平台上踏实前进,不断实现自我,为老百姓的健康事业保驾护航。最后,邢金燕主委汇报了专委会成立以来山东省ECMO开展情况,并进行了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吸附性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示范中心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
开幕式结束后,美国梅奥诊所危重病中心Dr. Kianoush Kashani教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外ICU Glenn Joseph Robert Whitman, M.D.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侯晓彤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德昌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杨毅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管向东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杨毅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锦权教授等1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重点围绕ECMO的临床应用、流程管理、诊疗规范、团队建设、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深入浅出的精彩讲解。
学术活动现场
11日下午,年会分别设立了病历演讲比赛、病历讨论、护理经验分享3个线下分会场进行交流。参会专家对病例进行了热烈讨论和深入探讨,会议现场气氛热烈,线上观众踊跃互动。
分会场活动现场
12日上午,举办了ECMO操作培训班。青岛大学附属医学重症医学科体外膜肺氧合快速反应团队的医护成员分享了团队建设及医护合作的经验。培训班将高端的ECMO设备设备搬到会场,理论结合实践,生动形象地展示了ECMO应用。示范成员和参会人员积极互动,交流经验,互通有无,将大会氛围推向高潮,新颖的形式受到一致好评。
操作培训现场
本届年会秉承学术精神,邀请海内外体外生命支持领域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总结经验教训,聚焦医学前沿,为广大同道搭建一个成长和交流的平台。体外生命支持医学事业千里之行,始于规范。未来山东省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必将与省内外医学同道一起,共同进步,让山东体外生命支持事业越来越好。
山东省医师协会总机:0531-82628023 0531-82628019
邮编:250000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街道舜义路77号碧桂园凤凰中心A座1708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