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29 阅读量:10
2021年7月24-25日,山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十七届黄河国际心脏病学术会议在济南隆重召开,来自省内外的200余名医师代表参加本次会议。
会议现场
24日上午举行了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立医院王勇教授主持,大会主席、专委会主任委员、山东省立医院心血管中心主任崔连群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山东省医学会副会长韩金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副院长沈卫峰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陈玉国教授、山东省立医院副院长孙志坚教授,山东省立医院集团鲁东医院副院长甄文俊教授,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主任苑海涛教授,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苏国海教授,济南市中医医院院长贾如意教授受邀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良贞教授在线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开幕式结束后,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本次会议设一个主会场,三个分会场,邀请3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围绕心脏病学术领域最新的学术进展、诊疗新技术等进行学术交流。旨在搭建学术平台,传递心血管领域的新信息,展示心血管最新技术和前沿问题,分享心血管诊治新技术和先进经验。促进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及协作,为提高黄河流域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做出贡献,造福广大患者。
上海瑞金医院沈卫峰教授带来“急性心肌梗死诊治新视点”专题报告。他总结到:急诊PCI仍是AMI再灌注最佳手段;心血管介入规范、预防并发症迫在眉睫;制定个体化血运重建、抗栓方案极为重要值得研究;联合应用影像(OCT)和功能学(QFR)评估非罪犯血管病变(NCL):MINOCA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
沈卫峰教授作报告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陈玉国教授讲解了“我国心脏骤停复苏现状思考”,介绍了国内外心脏骤停调查的现状和开展的中国人群心脏骤停发病率、病死率及危险因素调查情况,指出:心脏骤停的早期识别是心肺复苏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心脏骤停注册登记系统是促进心脏骤停规范化救治能力提升的平台;急性血栓性疾病导致的心脏骤停应考虑快速溶栓治疗;胸痛中心、复苏中心等综合救治。
陈玉国教授作报告
山东省立医院崔连群教授分享了“PCI的未来方向--零植入”,他在总结中指出:冠脉介入治疗零植入解决了金属支架残留问题,可以恢复血管的正常收缩和舒张活动、异物性慢性炎症、负性重构和血管瘤风险、支架断裂、MR和CT检查的安全性和效果、双抗问题、再次血运重建CABG等,科学的应用药物球囊、生物降解支架、CABG可能是引领未来20年的PCI方向。
崔连群教授作报告
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周玉杰教授、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分别围绕“冠心病抗栓治疗”“ISCHEMIA的思考”“冠脉搭桥高危患者的介入治疗策略,PCI还是CABG?”“Intra vascular imagine guided bifurcation standing”“全球TAVR现状与未来发展”进行专题讲座和经验交流。
会议还特别邀请了海外专家进行交流,美国密苏里大学精准医学中心Dr.Zhenguo Liu、美国加州大学医学中心Dr.Dali Fan、英国伦敦皇家布朗普顿医院Dr.Antonis Pantazis在线进行“Air pollu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mechanism”“二尖瓣介入简介”“The emerging era of diseases-modifying strategies in cardiology”等精彩内容进行专题授课。
部分授课专家风采
黄河国际心脏病学术会自创始以来,已经沿黄河流域举办了16届,走遍了祖国13个省市。在国际国内上有着重要影响力。有来自12个国家的60多位著名学者,国内韩雅玲院士,葛均波院士,张运院士等300多位著名专家团队授课。以此学术会议为平台,已培养了数万名专业医师,对提高黄河流域心脏病诊疗技术做出了积极贡献,惠及了广大沿黄流域的居民。
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供稿
2021年7月27日
山东省医师协会总机:0531-82628023 0531-82628019
邮编:250000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街道舜义路77号碧桂园凤凰中心A座1708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