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继续教育

导航工程 | 刘艳霞教授:闭经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为了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全面深化中医药继续教育改革,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发起了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

导航工程依托于互联网,将课程、教师、学员分级分层分类,为各层级学员匹配相应学习内容,进行智能学习导航,让中医学习可以像手机导航一样,有迹可循。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组织北京市三甲中医医院的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以及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医大师等100多位专家参与课程录制。

希望通过导航工程,逐步完善中医药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提升执业能力,为中医药事业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学得好、靠得住、信得过、用得上的中医人才。


2021年6月14日起,中医在线服务号将按照学科顺序,为大家更新不同专家的授课内容节选,帮助大家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课程,希望大家能有所得,有所成。


主讲老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刘艳霞教授。

课程题目:闭经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课程系列:

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妇科系列精品课(初级)。


今天,让我们一起和刘艳霞教授学习,闭经的临床辨证治疗。


中医妇科学

/闭/经/



No.1  闭经定义

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


闭经是妇科临床一种常见症状,可由多种因素所致,应寻找病因,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

中医学将闭经称之“经闭”、“女子不月”、“月事不来”、“经水不通”。


根据既往有无月经来潮,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


原发性闭经:女子年逾14周岁,而无月经来潮及第二性征发育。

或年逾16周岁,虽有第二性征发育,但无月经(约占5%)。

女性第一性征:在促性腺激素作用下,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

女性第二性征:除生殖器以外,其他女性特有的性征。

包括音调变高,乳房发育,出现阴毛及腋毛,骨盆横径发育大于前后径,胸、肩部皮下脂肪增多等,呈现女性特征。


继发性闭经:曾有月经来潮,但停经时间超过6个月及以上,或大于等于原3个月经周期的时间(约占95%)。


No.2  闭经病因病机

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



虚:精血亏虚,冲任血海空虚,无血可下。

实:邪气(气滞、血瘀、痰湿)阻隔,冲任不通,经血不得下行。


No.3  闭经诊断

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


1.病史:


主要是月经史、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等。

判断是原发性闭经还是继发性闭经,对分析闭经原因是有帮助的。


要了解有无先天性缺陷或其它疾病情况,用药史(避孕药、镇静药、激素、减肥药等)以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


还要询问发病前有否有任何导致闭经的诱因,如精神因素,环境改变或其它疾病等。


2.体格检查:


应注意全身情况。

发育是否正常,有无畸形。

身高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

四肢、躯干的比例。

智力、营养和健康情况,检查第二性征的发育情况,如乳房发育,毛发分布,有无乳汁分泌等。


3.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应注意内外生殖器的发育,有无缺陷、畸形及肿瘤等。 


4.辅助检查:


·基础体温(BBT):间接了解卵巢有无排卵。

·血清性激素六项测定:FSH、LH、E2、P、T、PRL,判断病变内分泌原因及病变部位

·B超:可排除先天性无子宫、子宫发育不良、卵巢缺如、卵巢萎缩等所致闭经。


·垂体MRI检查:排除垂体肿瘤所致闭经。

·宫腔镜检查:排除子宫内膜粘连等病变所致闭经。

·腹腔镜检查:可检查卵巢大小、有无多囊卵巢等情况。

·诊断性刮宫:了解卵巢排卵情况、子宫颈与宫腔有无粘连、子宫内膜有无结核。


No.4  闭经鉴别诊断

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


1.生理性闭经

首先应排除生理性闭经,包括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绝经期的停经。


①青春期前停经:

少女月经初潮后,可有一段时间月经停闭,此属正常现象。


②妊娠期停经:

常有妊娠反应,尿妊娠试验阳性,子宫增大与停经月份相符,B超检查宫腔内可见孕囊、胎芽或胎体、胎心搏动,脉多滑数。


③哺乳期停经:

有生产史,乳房增大、有乳汁分泌。

月经未潮,妊娠试验阴性,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


④绝经期停经:

根据年龄及潮热、汗出、心烦不宁、心悸失眠和情绪改变等典型症状不难区分。

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正常或稍小,血尿HCG试验阴性。


2.特殊月经生理:

避年:月经一年一行,不影响受孕。

暗经:一生无月经来潮,但不影响生育。


其他:排除生殖器发育异常,与甲状腺、肾上腺疾病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内分泌疾病鉴别。


No.5  闭经辨证论治

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


根据闭经的特点及全身症状,结合病史、病程、诱因等,首先辨虚、实,分清血枯闭经或者血隔闭经。

其次辨脏腑、气血。


闭经一般病程较长,多由月经后期发展而来,虚证多实证少,即便是实证,常常是短暂的,虚实夹杂者多见。


遵照“虚者补之,实者通之”的原则,虚者补而通之;实者泻而通之;虚实夹杂者应当补中有通,攻中有养。


补而通之——补肾滋肾,或健脾益气,或补血益阴以养经血之源,佐以通经。

泻而通之——行气活血,或温经通脉,或化痰祛湿,以疏通经血;不可过用辛温香燥之剂,以免劫津伤阴。


明病因:注意审因论治,先有它病而致经闭,当先治病,病愈则经水自通。

防复发:闭经治疗目的不是单纯月经来潮,见经行即停药,而是恢复或建立规律性月经周期,或正常连续自主有排卵月经。

一般以三个正常月经周期为准。


No.6  闭经辨证分型

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


1.肾气亏虚证

主要证候:

年逾16岁尚未行经。

或月经初潮偏迟,经量少,时有月经停闭。

或月经周期建立后,出现月经周期延后、经量减少渐至月经停闭。


第二性征发育不良,腰腿酸软,头晕耳鸣,倦怠乏力,夜尿频多,性欲淡漠,面色晦黯,眼眶黯黑。

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


证候分析:

禀赋不足,肾气未盛,精气未裕,房劳多产,久病及肾,致精血匮乏,血海未盈,故月经后期量少,渐至闭经。


治法: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鹿胶益肾汤(郭志强《妇科常见病中医治疗》)。

组成:鹿角胶、菟丝子、枸杞子、熟地、当归、制何首乌、黄精、党参、炙甘草、仙灵脾。


四二五合方(《刘奉五妇科经验》):当归、白芍、川芎、熟地、覆盆子、菟丝子、五味子、车前子、牛膝、枸杞子、仙茅、仙灵脾。

中成药:鹿胎膏、左归丸。


2.气血虚弱证

主要证候:月经后期或量少、色淡,质稀薄,渐至闭经。

神疲肢倦,头晕眼花,心悸气短,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沉缓或细弱。


证候分析:脾胃虚弱,或饮食劳倦,思虑过度,损伤脾胃,生化无源,或久病大病,或哺乳过久,营血亏虚,血海空虚,无血可下。


治法: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

人参养荣汤:人参、黄芪、白术、茯苓、陈皮、甘草、熟地、当归、白芍、五味子、远志、肉桂。

中成药:人参养荣丸、乌鸡白凤丸、八珍益母丸。


3.阴虚血燥证

主要证候:月经周期延后,经量少,色红,质稠,渐至月经停闭不行。

五心烦热,颧红唇干,咽干口燥,盗汗甚至骨蒸劳热,干咳或咳嗽唾血,大便燥结。

舌红,苔少,脉细数。


证候分析:素体阴虚,或失血伤阴,或久病大病,致营阴亏耗,虚热内生,血海渐枯。


治法:养阴清热调经。

方药:

加减一阴煎(《景岳全书》):生地、熟地、白芍、麦冬、知母、地骨皮、炙甘草。

瓜石汤(《刘奉五妇科经验》):瓜蒌、石斛、玄参、麦冬、生地、瞿麦、车前子、益母草、马尾连、牛膝。


加减一阴煎偏重肺肾阴虚,

瓜石汤偏重阴虚胃热。

中成药:百合固金丸 。


4.气滞血瘀证

主要证候:月经停闭,胸胁及乳房胀满,小腹胀痛拒按,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嗳气叹息。

舌紫黯,有瘀点,脉沉弦而涩。


证候分析:素性抑郁,或七情所伤,肝气郁滞,血行不畅,瘀阻冲任,胞脉阻隔,血海不能满溢,故经水不行。


治法:理气活血,祛瘀通经。

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

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逍遥丸、妇科得生丸。


5.痰湿阻滞证

主要证候:月经延后,经量少,色淡,质粘稠,渐至月经停闭。

形体肥胖,神疲倦怠,胸闷呕恶,纳少痰多,面浮肢肿,或带下量多,色白质稠,头晕目眩,心悸气短。

苔白腻,脉滑。


证候分析:脾虚生痰,素体肥胖,痰湿下注,壅滞冲任,有碍血海满盈。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活血调经。


方药: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苍术、香附、胆南星、枳壳、生姜、神曲。


6.寒湿凝滞证

主要证候:月经延后,经量少,色淡暗,质粘稠,渐至月经停闭。

畏寒肢冷,小腹冷痛,带下量多,苔白腻,脉细涩。


证候分析:寒主收引,寒湿凝滞冲任,气血运行不畅,有碍血海满盈。

治法:温经化湿,活血调经。


方药:温经汤(《金匮要略》):当归、吴茱萸、桂枝、白芍、川芎、生姜、丹皮、半夏、麦冬、人参、阿胶、甘草。


中医妇科学

课/程/大/纲


No.1  闭经总论

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

定义、历史沿革、特点。

No.2  闭经病因病机

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

中医的病因病机:虚证闭经、实证闭经。

西医的病因病机:下丘脑性、卵巢性、垂体性、子宫性。

No.3  闭经诊断

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

病史、体格检查、妇科检查、辅助检查及鉴别诊断。

No.4  闭经辨证论治

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

辨证要点、治疗原则、辨证分型。

No.5  闭经西医治疗

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

No.6  闭经医案介绍

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


点击阅读原文,学习精彩课程

  来源:中医在线服务号

  编辑:王许

审核:杨娜  监制:邓娟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