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4日 阅读:145次
● 前言 ●
重症肺炎是由肺组织(细支气管、肺泡、间质)炎症发展到一定疾病阶段,恶化加重形成,引起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重症肺炎的死亡率高达30%-50%,其医疗经济负担比较重。身患重症肺炎的患者,在医院需要入住ICU病房,重症肺炎患者表现的临床症状有血压下降、脸色苍白、四肢冰冷、脉搏细速、口唇及肢体发绀、尿少或无尿、意识障碍等。
对于重症肺炎患者,要及时的进行通气支持(急性呼吸衰竭、气体交换严重障碍伴高碳酸血症或持续低氧血症)、循环支持(血流动力学障碍、外周低灌注)和需要加强监护和治疗(肺炎引起的脓毒症或基础疾病所致的其他器官功能障碍等),而镇痛镇静药物在ICU的使用,则大大减少了患者的各种不适感,在疾病风暴中,为好的预后提供先决条件。
今天要分享的一例因肿瘤晚期、重症肺炎出现呼吸困难,极其烦躁,完全不能配合呼吸的高龄老人在恰当镇痛镇静药物(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剂联合注射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辅助下转危为安的案例。
病例情况
姓名:患者罗某,男,60岁。
主诉:咳嗽、咳痰伴发热2天,呼吸困难8小时。
有糖尿病病史10年,目前使用胰岛素(诺和灵,早25U,晚20U皮下注射)治疗,血糖控制一般;
有肾病综合征病史10年余,长期口服药物治疗,未规律诊治;
2019年因直肠癌在武汉市某三甲医院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术后诊断腺癌,病理分期pT3N1bMx,术后一直放化疗,目前已结束放化疗,最后一次化疗时间2020年9月;
2020年10月行切口疝还纳术;
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病史;否认乙肝、结核、血吸虫等传染病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体温:脉搏次分,规则,呼吸:33次/分,急促。血压:150/80mmHg(去甲肾维持)。指脉氧饱和度:88%,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以双下肺明显,心率138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心脏杂音及额外心音。
右侧中腹部可见一长约12cm陈旧性手术疤痕,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及双踝轻度水肿,生理反射存在,双侧病理征阴性。
2022-7-7头部ct+胸部ct提示:
1.双肺多发感染性病变可能性大;
2.左上肺切除术后改变;
3.双侧基底节区及侧脑室腔隙性脑梗死、缺血灶。
血气分析示:
PH:7.40,PCO2:26mmHg,PO2:57mmHg,
氧和指数:185mmHg。
1. 重症肺炎
2. I型呼吸衰竭
3.Ⅱ型糖尿病
4. 肾病综合征
5. 直肠恶性肿瘤个人史
6. 肺继发恶性肿瘤
治疗过程
入科后告病危,给予无创高流量吸氧(流速40L/min,吸氧浓度60%,指脉氧88%左右),完善相关辅助检查(三大常规、血生化、肌钙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心电图等),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抗炎等对症处理。患者烦躁不安,给予镇静(注射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患者入科时BPS评分10分,给予镇痛(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剂)。
07.07 23:00入院立即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无创高流量吸氧(流速40L/min,吸氧浓度60%),患者间断烦躁不适,上调镇静泵速,指脉氧维持88%左右。
07.08 04:00 无创高流量吸氧(流速40L/min,吸氧浓度80%),指脉氧77%左右,更换无创面罩给氧,患者无法耐受,调整镇痛镇静剂量,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指脉氧93-95%左右。床边CRRT治疗。继续抗感染、抗全身炎症反应、控制血糖、雾化排痰、抑酸护胃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07.09 10:00 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见支气管内散在破溃、腐烂,给予镜下吸痰,肺泡灌洗治疗。检查后逐步下调镇静泵速,指脉氧96-98%左右。
07.10 08:30患者血压偏高,暂停用升压药,复查炎症指标较前有所好转。CRRT足疗程给予下机处理。指脉氧98%左右。
7.1115:00患者停镇静药物后逐步清醒,指导呼吸,行SBT实验后成功脱机拔管,停镇痛药物,给予鼻导管吸氧5L/min,指脉氧96-98%左右。
7.12 09:00复查炎症指标较前明显好转,呼吸平稳,转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镇痛镇静方案
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剂20mg+0.9%氯化钠注射液40ml稀释后静脉泵入,泵速2-3ml/h,镇痛目标CPOT评分0-2分,注射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108mg+0.9氯化钠注射液50ml稀释后静脉泵入,镇静目标RASS评分0 to-2分。
讨论
本案例诊治提示针对重症感染患者,为保证有效通气,早期镇痛镇静可尽快使患者快速进入治疗阶段,同时也为患者尽早顺利脱机拔管提供基础,快速高效的镇静药物不仅为患者减轻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同时也减少了进入封闭式ICU治疗后引起患者谵妄的发生,大大的为治疗及预后提供有利支撑。
专家点评
祁必富教授:本例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在高流量氧及无创机械通气无效的情况下,及时建立了人工气道并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使用酒石酸布托啡诺及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进行镇痛镇静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患者成功撤机,度过了急性呼吸衰竭这一难关。
临床上行机械通气一定要做镇静镇痛治疗,这是所有ICU大夫的共识。
镇静镇痛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及不适感,改善人机协调问题;同时能更好的保证机械通气的效果:减轻脏器的负担,使肺组织的得到更好的休息;此外镇静镇痛治疗还能够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所带来的肺组织的负荷。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作为新型镇静药物,具有对循环影响小,代谢快,镇静效果可控,对脏器功能副反应小的临床特点,在临床上尤其是ICU病房得到了广泛应用。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文章仅用于学术信息传播与学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关注,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