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DCR粘膜免疫学室
讲座视频
论文摘要
访问数量
点赞数量
职称:教授
学术兼职:陈万军教授为国际著名的免疫学家,现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DCR粘膜免疫学室主任、终身高级研究员(终身教授)。
擅长领域/长期从事: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探讨T细胞免疫及耐受机制;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肿瘤及感染性疾病,通过其免疫耐受机制调节各个动物疾病模型的T细胞免疫,研究其发病机理,并开发出可行、有效的免疫治疗途径。并且特别关注开发人类自身免疫病和癌症的免疫治疗。陈教授在TGF-beta调节免疫反应及T细胞分化及功能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他是世界上“诱导型免疫调节T细胞”(iTreg)的发现者。其成果不仅被写入经典免疫学教科书,被NIH院长称为“革命性发现”,“诺贝尔奖水平成果”,也为自身免疫疾病治疗和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科学思路和方法。陈教授因此受邀在NIH 院长论坛上作专题讲演。该项研究成果发表于《J. Exp. Med.》,其单篇论文被引用5000多次,是该杂志过去125年以来5篇引用率最高的文章之一。 为将生物医学基础领域的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于临床,陈教授开展了一系列的转化医学研究。他开创性地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动物模型体内成功诱导出自身抗原特异的Treg,从而抑制针对该种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而不影响其他正常免疫反应,以治疗相应的自身免疫疾病,并均取得了良好疗效。该项研究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著名科学期刊《Science》为其发表评论,并被包括新华网在内的多家媒体报道。最近,陈教授首次发现D-甘露糖可防治自身免疫型糖尿病和哮喘。文章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并且被新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2018年,陈教授又发现了调控初始T细胞静止及激活的关键因子,提出了T 细胞活化需要“第三信号”的理论《Immunity》。 2019年,陈教授发现高葡萄糖摄入可导致与炎性Th17 细胞相关的自身免疫病的恶化。文章发表在《Immunity》上,并且被NIH-Research Matters 专栏以及中国的BioArt特别报道。2020年, 陈教授在Immunity 上发表了关于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痒的免疫反应机制,此成果对研究免疫系统对感觉神经系统调节影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科研成果:陈教授在Nature、Nature Immunology、Nature Medicine、Immunity、Cell Stem Cell、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J. Exp. Med.、PNAS等著名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并100多次受邀在各个国际学术会议及大学讲演;荣获NIH Asian and Pacific Islander American Organization 颁发的科学贡献奖、Wang Ying-Lai 纪念奖等多个奖项及荣誉;并受邀参与20多家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的审稿工作及美国、欧洲及中国的科学基金的评审工作。陈教授是NIH全球招聘Tenure-track研究员免疫学委员会组长,专家。曾任中国国家自然基金委医学部及生命学部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二审评审小组组长,专家。陈教授曾多次受邀成为国际学术会议如Keystone Symposia的TGF-b大会主席 (2011,2017),并被推选为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常务理事(2020-2023),大华府-巴尔的摩地区分会的主席 (2015) 以及国际细胞因子和干扰素协会之会员及外交委员会委员(202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