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麻醉学优质医疗资源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带入基层,有效推动我省基层医疗机构麻醉学科领域规范化建设、科学化管理,以提高我省基层医疗机构麻醉学科领域从业人员业务水平,搭建一个求真务实、合作共赢的学术平台,由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石永勇院长牵头,于2021年11月5日成立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

专委会积极响应国家医改要求,着力于建立完善合理的分级诊疗模式,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综合管理水平和业务科室医护诊疗技能,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专委会组成人员由广东省知名医疗机构及各省县医疗机构近三百名麻醉专业从业人员组成,并 集结省内上百名优秀医疗专家及团队,汇聚省内大型三甲医院技术力量,在基层医疗机构较为薄弱的“人才培训、专科建设、可视化技术、围术期大数据、远程医疗”等领域开展工作。通过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和推广、科普咨询、远程继续教育等方式,将大医院的专家资源、先进诊疗技术、管理经验引入基层,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协助基层医疗机构更好发展。

1. 高龄危重患者麻醉保障技术

是提围术期综合采用 Narcotrend 监测、BIS 监测技术实时监测患者的脑电情况,保证适宜麻醉深度;采用TEG技术监测患者凝血功能,有效预防评估血栓与出血风险;采用SVV、TEE等技术,动态评估患者心血管功能,为高龄危重患者的麻醉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的技术。

2. 困难气道处理技术

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可视喉镜等困难气道插管设备,有效保证困难气道插管患者围术期气道安全的技术。

3. 血液保护技术

开展自体血回输技术、引进国际先进的血栓弹力图(TEG)监测设备,实时调控患者凝血功能,降低患者术中出血与输血的技术。

4.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技术

开展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技术,动态的监测心脏功能,为术中、术后的心血管方面的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TEE 监测技术已经成为危重患者抢救时重要的监测手段之一。

5. 门诊无痛技术

指各类门诊麻醉和无痛技术。为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等门诊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状态下完成各类治疗和检查的技术。

6. 急性疼痛治疗技术

指在术后急性疼痛治疗中广泛开展的超声引导下连续神经阻滞、静脉自控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等技术。

7. 慢性疼痛治疗技术

指开展的神经阻滞治疗、射频热凝术、臭氧融核术、病人自控镇痛(PCA)等用于治疗各类慢性疼痛及癌性疼痛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