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活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妇科专委会妇瘤专家聚中三,共话卵巢新进展
发布日期: 2019-09-11 浏览次数:764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2019年8月31日下午,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妇科专委会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共同举办了卵巢癌诊治新进展研讨会。妇科肿瘤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中山三院,各家医院妇科同道纷至沓来,共话卵巢癌治疗新策略。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妇科专委会主委、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李小毛教授致辞并主持了会议。李小毛教授指出,晚期和复发性卵巢癌是妇科肿瘤诊疗中的难点,近年有多项卵巢癌治疗相关的研究发布,卵巢癌的治疗取得新的进展,特地举办本次研讨会。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的多位妇科肿瘤知名专家济济一堂,共同探讨卵巢癌维持治疗和复发性卵巢的治疗策略,特别是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的应用研究,并分享晚期卵巢癌的手术治疗经验。


李小毛教授主持会议

研讨会现场

生秀杰教授: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的探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主任、广州妇产科研究所副所长生秀杰教授作了“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的探索”的精彩报告。生教授谈及,约50%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携带同源重组缺陷(HRD),而约50%的HRD为BRCA突变。PARP抑制剂在复发治疗、一线维持治疗、单药治疗及联合治疗中取得新进展:(1)对于复发性卵巢癌,Study 19、SOLO2等研究证实,奥拉帕利可使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的进展和死亡风险降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中位无铂间期延长;(2)在一线维持治疗中,SOLO1表明奥拉帕利组患者的3年PFS率达60.4%;(3)对单独用药,SOLO-3提示意向性治疗患者中,奥拉帕尼较化疗患者PFS延长。(4)在联合治疗中,奥拉帕利联合西地尼布可延长无BRCA突变患者的PFS和OS。PAOLA-1、 DUO-O两项探讨联合治疗效果的研究,均在等待结果公布。


刘继红教授:PARP抑制剂用于卵巢癌患者的维持治疗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妇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刘继红教授为大家带来“PARP抑制剂用于卵巢癌患者的维持治疗”的精彩讲述。刘教授指出,目前的治疗主要包括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辅助化疗及维持治疗,靶向药物是维持治疗首选。SOLO1显示,奥沙帕利组的3年无疾病进展率为60.4%,安慰剂组为26.9%。2019年NCCN指南推荐以贝伐单抗或奥拉帕利维持治疗。SOLO1对初治临床决策有以下启示:(1)所有患者都应在初始诊断时行BRCA检测;(2)被认为预后较好的无肉眼残留、化疗CR患者,仍有必要行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3)可能预后不好的术后肉眼残留、化疗后PR患者,PARP抑制剂可使肿瘤缩小;(4)BRCA检测阴性的初诊患者,PARP抑制剂是否有效有待于临床研究结果。NCCN指南推荐PARP用于铂敏感复发卵巢癌的维持治疗,Study19等研究提示PARP抑制剂可使复发卵巢癌的PFS延长,启示我们:对铂敏感复发的BRCAwt的患者可考虑PARP抑制剂治疗。此外,一线维持治疗的成本效益较复发后治疗更好,PARP维持治疗是相对安全的,且未损失后续治疗的获益。最后,刘教授提出该领域未来探索方向主要包括一线维持治疗,维持治疗后的再次应用,及联合治疗方案的研究。


何善阳教授:复发性卵巢癌研究进展及治疗策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妇产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何善阳教授作了“复发性卵巢癌研究进展及治疗策略”的报告。何教授指出,遗传性卵巢癌发病年龄较散发性早,多携带BRCA基因突变。卵巢癌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化疗为辅,强调综合治疗。在卵巢癌治疗中,延长PFS是关键。复发性卵巢癌依据发现肿块、胸腹水积液、肿瘤标志物升高、影像学检查发现肿块、发生不明原因肠梗阻进行诊断。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SCS)分度包括:(1)完全的细胞减灭(R0);(2)最佳的细胞减灭(R1);(3)非最佳的细胞减灭(R2)。复发卵巢癌多数不能治愈,多采取姑息性手段。SCS主要用于初始治疗至复发超6-12个月,病灶孤立或病灶局限并且没有腹水的患者,可延长患者的PFS和OS。术中应尽力切除肿瘤至R0,手术范围可能达到所有盆腹腔脏器。SCS禁忌症:(1)肝实质内多发大块转移灶;(2)肝门部位大块病灶;(3)腹主动脉旁大淋巴结紧包肾静脉;(4)小肠系膜根部和周围的多发转移;(5)大块横膈转移灶。何教授讲述自己成功开展SCS18例,并分享经验:(1)盆腔复发,术前放置输尿管导管;(2)手放置阴道,先分离膀胱阴道间隙;(3)盆腔整块切除;(4)保护肠吻合口无张力;(5)永不放弃;(6)与外科交流合作。


李志刚教授:卵巢癌的手术治疗概要


广东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李志刚教授浅入深出地为大家讲述“卵巢癌的手术治疗概要”。李教授认为,手术是卵巢癌治疗的压舱石,化疗为助推器,对于卵巢癌治疗,应做到“全程管理,步步有据,若无证据,临床试验。” 妇科肿瘤医师应具备的素质:观念意识,知识储备,技术水平,恒心毅力。卵巢癌诊治分为两种情形:从未诊断的盆腔肿块,先前诊断的恶性上皮肿瘤。对于前者,可先手术,后系统疗法,之后观察,或先化疗(新辅助)、后手术,再系统疗法。李教授针对不同的情形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1.对先手术的初治患者,早期强调最终分期的准确性,晚期则强调手术的满意度,追求R0,至少R1。2.病变明显局限,应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3.病变侵犯盆腔与上腹部,应尽全力切除所有腹部、盆腔病变与腹膜后病灶。4.对淋巴结处理,怀疑肿大的淋巴结,应切除,而临床阴性的淋巴结不需切除。此外,理想的减灭术需要多科协作。5.降低风险的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应注意完整切除。李教授风趣地提出:卵巢癌的疗效依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巨人就是手术治疗,维持治疗有望让更多BRCA患者舒舒服服地活过5年,奔向10年。 


研讨会现场讨论


精彩的学术报告之后,进入了经常的讨论环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杨越波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陈姗教授、广东省中医院胡向丹教授分别就BRCA突变阴性患者的一线维持治疗方案选择、BRCA检测的时机和标本类型、使用PARPi维持治疗后发生疾病进展是否再次使用PARPi维持治疗、铂敏感复发患者施行二次减瘤术的指征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多位专家一致认为,PARPi的使用应遵循临床证据,医生不能太过任性,个人经验不能作为临床指导依据。随着更多大规模临床证据的出现,PARPi在卵巢癌中的治疗指导意义将更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