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活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委会成功召开《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推荐专家共识会议
发布日期: 2020-12-26 浏览次数:376

2020年12月12日,为制定我国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提高全国中医药诊治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整体水平,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委会在广州举办了首个《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会。来自全国十余个省、市、自治区的30位中医肾病界专家及方法学专家参与了会议,部分专家在线上参加了本次会议。

参会专家合影


本次大会由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肾内科主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包崑教授组织召开。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研究室主任毛炜及广东省中医院中医循证医学与临床研究服务团队主任郭新峰主持。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刘军、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主任郭宇博和苏祥飞,以及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学术带头人杨霓芝等出席大会并致辞。


与会领导及专家致辞


随后,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苏祥飞主任详细讲解了中医指南推荐意见(共识建议)形成的相关内容,包崑教授介绍了《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临床实验指南》编写背景及前期工作,广东省中医院中医循证医学与临床研究服务团队杨丽虹老师就指南临床问题及证据评价结果进行了汇报。


苏祥飞主任介绍相关内容


包崑教授进行汇报


经过3轮热烈的讨论及严谨的证据推荐意见评分,与会专家对涉及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诊疗的相关临床问题达成了初步共识。

会议现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医药临床治疗指南是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现代疾病谱的变化对中医药的治疗提出新的要求,急需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流行病学病症规律第一手资料,它们是中医药临床治疗指南的循证依据。尽管中医药的很多疗法已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应用,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尚未得到公认,其主要的问题在于中医药辨证论治原则强调治疗的个体化,使其缺乏标准化和普遍应用性,从而难以对中医药临床疗效做出客观、科学、系统的评价。因此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建立中医临床治疗指南应是当前最佳途径与方法。


最后,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郭宇博主任总结,做指南就类似厨师做菜,仅靠有丰富的原食材并不能保证一定能烹饪成美味佳肴,如何把它们加工好就要靠厨师的功力。好的临床指南一定要贴合实际,能推广开,目标人群愿意使用,这就是我们这次专家共识会的目的。


包崑教授进行会议总结,感谢与会专家能在年底百忙之际莅临此次证据推荐专家共识会,并希望《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临床实验指南》的草案撰写能于近期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