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活动】宫内疾病诊治及宫腔镜技术培训学习班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 2021-12-02 浏览次数:372

为推动宫内疾病诊治和宫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促进学术、技术交流,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妇科专委会一如既往,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于2021年11月13〜14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举办了“宫内疾病诊治及宫腔镜技术培训学习班”。


小宫腔、大世界,学习班聚焦了宫腔镜技术领域的诊治新进展,采用理论授课与操作培训结合的方式进行,数十名同行参与共同交流,学习氛围浓烈、反应热烈。


专家学员合影


李小毛教授——腔镜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新进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主任李小毛教授为会议致辞后,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妇科腹腔镜及宫腔镜的发展及现状。从20世纪腹腔镜应用于妇科领域以来,目前妇科腹腔镜已经逐渐取代大部分的开腹手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像系统光导纤维电视屏幕逐渐成熟完善,从硬镜到软镜,从高清到3D、4K腹腔镜,近年来计算机信息系统发展的机器人,淋巴组织显影的荧光腹腔镜,伴随电外科能量器械的多样化,使手术更精准、更精细。从多孔到单孔再到经自然孔道的腹腔镜手术越来越微创。宫腔镜也在膨宫介质、摄像成像技术、膨宫机等方面逐渐的优化,随着非能源器械的发展,在减少并发症、保护生育力方面均取得了巨大进步。李教授同时也讲解了宫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以及禁忌症,给我们带来了全面的认识。最后李小毛教授提醒大家微创手术是大趋势,给患者带来了好处,但如果医生没有掌握好指征和方法,微创就有可能变成巨创,一切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


万璟教授——宫腔镜手术基础与临床应用/宫腔粘连的预防与治疗


万璟教授首先为我们展示了宫腔镜的各种设备和器械,介绍了宫腔镜检查以及手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对宫腔镜检查和手术所用到的膨宫介质、手术的时机、宫颈预处理及不良反应均作出详细的讲解,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宫腔镜的理论认知。


宫腔粘连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医源性的疾病,我们应重视其预防。万教授从病因出发,讲述这了如何去预防宫腔粘连的发生。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宫腔粘连的金标准,治疗上有电刀及冷刀两种方法,目的是恢复宫腔解剖形态及宫腔容积,治疗相关症状,预防再粘连的形成,促进内膜再生修复,恢复生育能力。


杨越波教授——宫腔镜手术常见并发症及防治策略


杨越波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宫腔镜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其防治措施。宫腔镜常见的并发症有:子宫穿孔、出血、人流综合征、感染、腹痛、宫颈宫腔粘连等,杨教授详细的分析了发生这些并发症的原因,如何在病因上对其进行预防,并且进一步介绍各种并发症的处理措施。对于宫腔镜手术者,只有详细的了解了手术的并发症,才能更好地去预防,在并发症发生的时候及时进行正确处理,才能避免更严重后果的发生。


刘穗玲教授——宫腔镜子宫肌瘤手术的原则与技巧/宫腔镜阴道内镜技术的临床应用


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TCRM)是粘膜下肌瘤的标准术式。刘穗玲教授讲述了宫腔镜子宫肌瘤手术的原则与技巧。首先对宫腔镜肌瘤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术前的准备及手术时机、手术器械的选择等方面作了介绍。接下来结合实际的病例,分别就宫腔镜电切及冷刀技术在各类型粘膜下肌瘤的应用、手术技巧及注意事项作出了详细的分析。


阴道内镜是快速、便捷、安全的超微创宫腔镜技术,适用于大部分女性,尤其适用于无性生活女性或阴道/宫颈狭窄的特殊人群。刘教授结合多个病例及视频为我们讲述了宫腔镜阴道内镜技术的临床应用,它具有疼痛轻、安全性高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实现门诊宫腔镜的即诊即治,可大大的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邓柳枝教授——胚物残留的宫腔镜诊治及手术技巧/宫腔镜在计划生育相关手术中的应用


宫腔妊娠组织物残留(RPOC)可导致短期及长期的危害,在治疗上,宫腔镜具有明显的优势:直视、完全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低、并可同时处理其他病变。邓柳枝教授就RPOC的宫腔镜诊治及手术技巧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手术前,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术前评估,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并分别就宫腔镜定位后清宫术、宫腔镜电切和宫腔镜冷刀旋切三种手术方式进行了优缺点的分析,术式的选择上应个体化,以安全为主,为病人提供最优的治疗方案。


邓柳枝教授为我们带来的第二部分内容是宫腔镜在计划生育相关手术中的应用。邓教授以多个生动真实的病例为我们讲述了宫腔镜在IUD及人流并发症中的诊断及处理。宫腔镜对IUD的嵌顿、移位、变形、取出困难等有直视观察并精准处理的作用。宫腔镜在妊娠物残留的处理上比传统的刮宫术具有清除率高、并发症少、术后妊娠率高的优势。


叶青剑教授——子宫瘢痕憩室诊治最新共识

叶青剑教授为我们讲述了子宫瘢痕憩室诊治最新共识。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剖宫产切口疤痕缺陷(PCSD)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异常子宫出血、继发性不孕、慢性盆腔疼痛等。诊断方法有经阴道超声、MR及宫腔镜检查,治疗上有药物治疗(COC)和手术治疗。叶教授详细的分享了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技巧。具体选择哪种治疗方法,要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个性化选择。


成娟医生——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治进展


子宫内膜息肉是临床最常见的宫腔病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成娟医生从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病理、临床诊治各方面介绍了子宫内膜息肉的最新进展,宫腔镜技术对于内膜息肉“既是诊断亦是治疗”,通过图片及视频展示了息肉的宫腔镜诊断及治疗细节,强调息肉的高复发率、治疗后必须进行长期管理的重要性。


方莉教授——IUA成因之探/分散管理模式下宫腔镜日间手术的SWOT分析


宫腔粘连(IUA)是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导致的,常引起不孕、复发性流产、早产、胎盘异常、月经异常、周期性腹痛等。方莉教授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了IUA的病因及其形成的机制,目前认为IUA是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和促进导致的。


随着宫腔镜日间手术需求的发展,不同模式管理方法也在不断的探索与完善。方教授对本院分散管理模式下宫腔镜日间手术的流程做了分享,并运用SWOT分析的方法,对该模式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了深入的思索,为进一步改进的策略提供了依据。


叶辉霞医生——宫腔镜手术宫颈预处理

宫颈是宫腔手术操作的必经之路。叶辉霞医生介绍了宫腔镜手术宫颈预处理的目的和方法。宫腔镜手术高达50%的并发症如子宫颈裂伤、子宫穿孔、大出血甚至假道形成与子宫颈未能充分扩张相关。所以术前对宫颈进行充分预处理非常重要。子宫颈预处理的方法有药物和机械两种方法。常用的药物有米索前列醇、间苯三酚、雌激素,机械的方法有亲水性扩张棒和简易扩张棒。充分的宫颈准备是宫腔镜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宫颈预处理的方法。


苏淑军医生——宫腔镜冷刀技术在宫腔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随着宫腔镜的发展,宫腔镜冷刀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苏淑军医生讲述了宫腔镜冷刀技术在宫腔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介绍了常见的两大类冷刀器械。结合几个病例、视频详细的展示了冷刀器械的具体应用方法及手术注意事项。相比宫腔镜电切手术,冷刀系统具有手术时间短、视野清晰、对内膜损伤少等特点,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变的情况及有无生育要求等,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李文薇医生——IVF-ET中异常子宫内膜诊疗的专家共识解读

李文薇医生进行了辅助生殖技术中异常子宫内膜诊疗的专家共识的解读,从子宫内膜超声异常,宫腔粘连和宫腔积液,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息肉4个方面的内容,解读12条专家推荐意见,针对12条推荐意见逐一给予了详细的证据支持。并且提出了在使用共识时需要结合病人具体情况作出综合判断,并进行个性化的处理。


王佳医生——宫腔镜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王佳医生今天就宫腔镜在不孕症中的应用展开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孕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宫腔因素引起的不孕中,宫腔镜检查及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使用宫腔镜对子宫内膜增生,内膜息肉及粘膜下肌瘤等问题的治疗后,不孕患者的妊娠率可以得到明显提高。


彭文慧医生——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治新进展

彭文慧医生介绍了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治新进展。慢性子宫内膜炎是一种持续性子宫内膜炎症,可能与异常子宫出血、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性流产、反复胚胎种植失败有关。可以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宫腔镜检查、微生物培养等诊断,但目前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在治疗方面,可以全身性抗生素治疗或宫腔灌注治疗,并且通过子宫内膜搔刮或免疫治疗,也有一定治疗效果。


旭医生——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治中的应用

AUB即异常子宫出血,是最常见的女性妇科疾病。张旭医生就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治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讲述。对于AUB的病因,我们需要重视PALM-COEIN病因分类系统。通过宫腔镜检查,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AUB的病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因此,宫腔镜检查及手术在AUB的诊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1月13日下午,学习班还组织学员进行了模拟操作训练,为学员们准备了包括宫腔镜检查、宫腔镜电切以及宫腔镜冷刀刨削技术的模拟训练,授课老师对学员们进行了指导与交流,完成培训后所有学员还进行了包括宫腔镜视野定位,手眼协调操作等针对性的操作考核。通过训练,学员们对宫腔镜检查及手术操作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顺利通过了考核。




为期2天的学习班,干货满满,授课老师倾囊相授,学员们学习热情高涨、意犹未尽,收获良多,期待下一期学习班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