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我省基层妇科疾病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学术、技术交流,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联合举办了“妇科名医岭南论坛系列活动”,2020年11月4日至2021年9月7日共邀请广东省内70多位妇科专家举办了42期有关妇科肿瘤、妇科内镜、宫颈病变与阴道镜技术、妇科内分泌、盆底康复、不孕流产、妇科炎症等疾病的专题讲座,广大基层同仁反响十分热烈。应广大基层妇科同仁要求,同时为进一步加速推动我省基层妇科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2021年9月23日起,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妇科专委会再次举办“妇科名医岭南论坛系列活动”,会议邀请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专家进行授课,截至11月29日,举办了18场的线上学术会议。本次系列讲座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30多位专家进行授课,探讨妇科疾病诊治新技术新进展。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妇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妇科主任杨越波主任医师讲述了《2020ACS宫颈癌筛查指南解读》,指出宫颈癌筛查建议首选HPV检测,因为HPV是宫颈病变的致病原因,HPV初筛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能更好的预测宫颈病变风险,性价比更高,而细胞学筛查是HPV的重要补充与分流。25岁以下年轻女性宫颈癌少见,宫颈病变自然缓解率高,因此25岁开始筛查有更高的筛查获益。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妇科专委会秘书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张宇主任医师讲述了《结合病例谈谈卵巢癌初治》,从临床的实际案例出发结合SOLO-1研究,详细阐述了奥拉帕利用于BRCAm患者一线维持治疗。晚期卵巢癌应重视规范的一线治疗,注重贝伐珠单抗在一线治疗中的应用。BRCA检测是基本检测,HRD检测可提供一线维持治疗选择的依据。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万璟副主任医师讲述了《子宫内膜癌诊治中宫腔镜的临床应用思考》,通过多个临床病例和大量的图片生动地展示了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宫腔镜能更准确诊断早期内膜癌,有助于判断子宫内膜癌组织分化程度、宫颈受累情况,辅助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评估,同时在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和随诊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王焕副主任医师讲述了《女性骨盆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治》,详细讲解了骨盆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定义、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肌筋膜疗法是骨盆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初始治疗,其他治疗方法还有药物治疗、注射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临床上应该结合病人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古健副主任医师讲述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长期综合管理》。内异症的病因不明且病因复杂,具有易侵袭的类似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内异症应被视为“慢性病”,临床上需要长期管理计划,使用药物控制病情,避免重复手术操作。内异症长期管理原则必须以患者为中心,分年龄阶段处理,综合治疗。
加速康复外科( ERAS )是通过围手术期优化处理措施,减少手术创伤及应激,加速患者术后康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刘穗玲副主任医师讲述了《基于ERAS的再次宫腔镜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术及思考》,通过宫腔镜下粘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病例,引发宫腔镜手术ERAS的思考。宫腔镜手术微创,符合ERAS理念,基于ERAS有助于成功实施困难的宫腔镜手术,使患者快速康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邓柳枝副主任医师讲述了《压力性尿失禁的评估与非手术治疗》,详细讲解了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分型以及评估方法如压力试验和指压试验、棉签试验、1小时尿垫试验以及排尿日记;非手术治疗措施:生活方式干预、慢性腹压增高的疾病治疗、盆底肌训练、盆底电刺激和磁刺激、激光及干细胞治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丁杰副主任医师讲述了《基于案例SCCC诊治思考》,通过我们医院的多个临床病例,丁杰教授系统的介绍SCCC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案等情况。SCCC是一种少见而独特的原发性宫颈恶性肿瘤,与HPV 16、18相关,侵袭性极强,迅速转移,临床结局不良。这类患者通常临床病程短,术后易复发,手术、放疗、化疗结合可改善早期患者的预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叶青剑副主任医师讲述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的一些技巧》,从腹腔镜子宫剔除术前的评估,术中的切口选择、缝合的技巧、术中良恶性的判断等10个方面结合了精彩的手术视频,让我们对手术中减少子宫肌瘤残留,减少出血,减少手术症,让腹腔镜手术做到更加精细和流程规范化。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妇科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方莉副主任医师讲述了《MHT长期依从性的管理》。MHT是女性绝经健康策略的重要一部分,可以全方面解决绝经引起的近期与远期症状与危害。对有适应症的绝经女性使用MHT得到国内外指南的一致推荐。但MHT的使用率并不高,长期使用率更低。方教授详细分析了影响依从性的因素,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各种途径增加绝经及MHT知识的知晓、重视初诊的交流、医师的积极建议、加强患者的长期管理来提高MHT的依从性,从而使更多的绝经期女性获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成娟主治医师讲述了《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诊治进展》,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指南及共识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做了详细的介绍,为提高女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愈率、减少复发提供了最新的治疗方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梁常艳博士讲述了《特殊人群的宫颈病变管理》,结合最新指南,用大量生动的病例和图片,介绍了小于25岁患者,绝经后患者,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妊娠期患者,合并免疫抑制疾病患者等特殊妊娠的阴道镜的诊治和宫颈疾病得管理。同时还讲述了《阔韧带肌瘤剔除技巧》,用大量典型生动的手术视频详细介绍了阔韧带肌瘤的类型、症状、诊断、病理类型,提出了阔韧带肌瘤剔除中寻找间隙、避开尿管、有效止血的三大技巧,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叶敏娟主治医师讲述了《锐扶刀在妇科领域中的应用》。锐扶刀是采用冷刀自动锥切,同时具备射频止血功能,内置吸烟装置净化手术视野,对比起常规的LEEP或冷刀锥切有明显的优势。叶敏娟老师通过大量的图片及操作视频演示了锐扶刀在宫颈锥切的操作及优势,而且对于其他下生殖道疾病治疗,包括宫颈息肉、尖锐湿疣、前庭大腺囊肿、LSIL等,锐扶刀充分显示其多功能性。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禹夜主治医师讲述了《HIFU在治疗宫颈和外阴疾病的优势》。详细介绍了HIFU(聚焦超声治疗)的工作原理和治疗机制。并通过一些具体的病例介绍HIFU在宫颈、外阴疾病治疗中的适应症、禁忌症、术前检查及准备、应用及优势、并发症及处理。HIFU治疗需要医师与患者充分沟通,共同制定治疗方案,造福更多患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欧阳婧主治医师讲述了《妊娠期宫颈癌筛查的难点与对策》。对于妊娠期妇女,TCT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价格相对便宜,是经济有效的筛查方案,为首选方案。妊娠期妇女阴道壁松弛,妊娠期组织脆性增加,宫颈水肿充血、病变范围增大,血管形态增多,均明显增加妊娠期阴道镜操作的难度,妊娠期阴道镜检查应转诊至经验丰富的阴道镜专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高慧娟博士讲述了《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处理》,从影响因素、术后处理方式及随访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要结合病人具体情况作出综合判断,进行个性化处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李依芬主治医师讲述了《VIN专家共识解读》,系统地讲解VIN的诊断及治疗,VIN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持续固定的外阴、肛周部位瘙痒或疼痛,常规治疗后不好转或病变加重是阴道镜检查的指证之一。并且通过视频演示了VIN的治疗常规、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HIFU治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郑泽纯主治医师讲述了《宫颈锥切术后VAIN的思考与对策》。首先通过数个病例提出临床上VaIN常见于宫颈锥切术后或CIN全子宫切除术后,并从两者组织学、两者发病原因、全宫切除术后的病理生理过程解释到宫颈锥切和全宫切除术后容易出现VaIN的原因,通过指南和大量的文献分析进一步思考诊断VaIN漏诊的原因和减少VaIN漏诊的方法。
宫颈是宫腔手术操作的必经之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叶辉霞博士讲述了《宫腔镜手术宫颈预处理》,介绍了宫腔镜手术宫颈预处理的目的和方法。宫腔镜手术高达50%的并发症如子宫颈裂伤、子宫穿孔、大出血甚至假道形成与子宫颈未能充分扩张相关。因此术前对宫颈进行充分预处理非常重要,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宫颈预处理的方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李文薇主治医师讲述了《辅助生殖技术中异常子宫内膜诊疗的专家共识解读》,从子宫内膜超声异常,宫腔粘连和宫腔积液,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息肉4个方面的内容,解读12条专家推荐意见,针对12条推荐意见逐一给予了详细的证据支持。并且提出了在使用共识时需要结合病人具体情况作出综合判断,并进行个性化的处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黄珊瑜主治医师讲述了《无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的管理》。详细分析了子宫内膜无不典型增生疾病的高危因素及诊治规范,强调了长期管理的重要性,推荐无不典型增生患者放置LNG-IUS后需每3-6个月进行子宫内膜活检随访。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王佳博士讲述了《宫腔镜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就宫腔镜在不孕症中的应用展开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孕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宫腔因素引起的不孕中,宫腔镜检查及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使用宫腔镜对子宫内膜增生,内膜息肉及粘膜下肌瘤等问题的治疗后,不孕患者的妊娠率可以得到明显提高。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苏淑军主治医师讲述了《冷刀系统在宫腔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介绍了常见的两大类冷刀器械。结合几个病例、视频详细的展示了冷刀器械的具体应用方法及手术注意事项。相比宫腔镜电切手术,冷刀系统具有手术时间短、视野清晰、对内膜损伤少等特点,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变的情况及有无生育要求等,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异常子宫出血是最常见的女性妇科疾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张旭主治医师讲述了《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治中的运用》。对于AUB的病因,我们需要重视PALM-COEIN病因分类系统。通过宫腔镜检查,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AUB的病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因此,宫腔镜检查及手术在AUB的诊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熊茜主治医师讲述了《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从避孕的临床应用、妇科疾病临床应用、热点问题与处理及安全性等方面阐述了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除了避孕作用外,可以用于7种常见妇科疾病(如月经过多、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病等)的治疗,特别是特殊的临床应用和放置时机的专家建议。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蒋慧云博士讲述了《妇科肿瘤与副肿瘤综合征》。详细讲述了抗NMDAR脑炎(副肿瘤神经综合征之一)的发病率、好发人群、临床表现及发病机理;抗NMDAR脑炎具有一定的致死致残性,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患者积极进行全身肿瘤筛查,在免疫治疗的基础上行手术治疗切除原发性肿瘤,可以极大的改善患者的预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刘冬主治医师讲述了《CIN治疗的过度与不足》,分别讲解了LSIL和HSIL治疗中的个体化处理问题。组织学LSIL者应结合先前的细胞学检查结果,及阴道镜的情况,随诊观察为主,必要时诊断性锥切。而HSIL处理参考阴道镜图像SCJ情况,以手术切除为主,个别情况可以选择物理治疗和观察,需要考虑到患者需求及治疗价值。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杨晓辉博士讲述了《绝经期妇女的宫颈癌筛查策略》,通过分析一级筛查HPV筛查与细胞学筛查优劣势,建议绝经期妇女宫颈筛查以HPV为主,细胞学筛查是HPV的重要补充与分流,此外,绝经期妇女阴道镜检查敏感性低,适当使用宫颈扩张器、ECC、诊断性锥切辅助检查,适当放宽活检指征,提高阴道镜检查的准确率。
随着剖宫产率增加,子宫瘢痕妊娠发病率也逐渐增加。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曾峥主治医师讲述了《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专家共识解读》,从子宫瘢痕妊娠的定义、分型、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治疗后的生育管理方面对指南进行了详细解读。临床上我们对有过剖宫产史的病人再次妊娠均应该警惕有无子宫瘢痕妊娠,做到早诊断,早终止,早清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唐欣然主治医师讲述了《激光在产后瘢痕治疗中的作用》。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女性开始关注妊娠纹及产后疤痕的美容改善。唐医师讲解了妊娠纹和产后疤痕的评估和治疗方法,对点阵CO2激光的应用探索进行了展望。
虽然目前疫情反复,在主委李小毛教授的带领下,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妇科专委会一直积极为广大基层同仁搭建良好便捷的学术交流平台,深受广大基层同仁欢迎。此后,“妇科名医岭南论坛系列活动”将继续为广大基层同仁提供妇科疾病的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和最新诊治进展的学习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