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 老年病专委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中药制剂与新药开发学习班圆满举办
发布日期: 2025-07-25 浏览次数:31
图片

会员部

「基层医药学会官微」出品





广东省基层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中药制剂与新药开发学习班圆满举办





2025年7月5日,广东省基层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深圳成功举办,大会由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深圳市中医药学会联合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共同承办。虽夏日炎炎,晴空万里,中医老年医师们热情参会,本次年会以"守正创新 融合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中医药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医老年病建设与管理、老年慢病共病病防治的新思路、新技术、老年疑难病的中西医诊治及中药制剂与新药研发新思路。

会议现场照片

社会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健康管理需求迫切!本次年会聚焦老年病防治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老年病防治面临的挑战,要深化经典理论研究;要推动诊疗方案标准化;要加强多学科协作。中医药在老年病防治方面具有整体调节、标本兼治的独特优势,应当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因此,开幕式上举行了"全国中医老年病联盟"成立仪式。该联盟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忠奇教授发起,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省内外28家医疗机构共同组建。联盟旨在整合优质资源,推动中医老年病学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标志着中医药老年病防治迈入协同创新、资源共享的新阶段。

"全国中医老年病联盟"成立仪式


主会场


名医大咖云集 内容精彩纷呈

全国名中医陈宝贵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老年病中医临证思辨方法》,尤其是"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强调“三统一”、“三精准”、“三效关系”辨证思路,大家聚精会神、认真思考,传承中医辨证论治精髓,广大基层医务人员深受启发。

全国名中医陈宝贵教授授课

全国名中医毛静远教授在《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专题报告中,系统整合临床实践与前沿研究,全面阐述了中医药防治心衰的独特路径,其团队近期开展的"八段锦对HFpEF患者心肺功能影响"多中心研究(2024年发表),进一步拓展了非药物疗法的应用证据。

全国名中医毛静远教授授课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教授以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阐述了五运六气、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思想重要性和科学性,系统阐述了不同体质类型与老年慢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内容引人入胜、精采纷呈。

金世明教授授课

岐黄学者张军平教授在《慢病视角下慢性疼痛的临诊辨治思考》提出慢性疼痛"形-气-神"三位一体理论,创制气血、阴阳、形神三套方剂,结合序贯疗法与运动干预,构建了融合药物、心理、康复的立体化诊疗体系。

岐黄学者张军平教授授课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沈琳教授强调"双心医学"在老年心脏康复中的核心地位,讲授《合并衰弱的老年人心脏康复管理》中提出心理-心脏共治、中西医协同、个体化康复;该理论推动了中国特色的心脏康复模式发展,尤其重视心理处方在降低病死率中的关键作用,为广大基层医务人员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案。

沈琳教授授课

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老年病科学科带头人、省名中医吴红彦教授分享经验《老年病科建设的思考与展望》,指出当前老年群体普遍面临多病共存、慢病管理、功能康复等健康问题。中医老年病科建设应立足“防-治-康-护”一体化,推动“医院-社区-居家”三级联动服务模式,并制定中医老年综合评估标准,以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干预方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健红教授系统介绍了岭南刘氏流派"七法"在老年骨关节病中的应用,讲授《痹症七法-岭南刘氏流派治疗老年痹证经验》突出病机分析、地域气候适应性及“病证结合”的诊疗思路,展现流派传承与创新。


专题研讨会场


中药制剂与新药开发分会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杨忠奇教授系统阐述了《基于人用经验的中药制剂开发研究》,基于人用经验的中药研发策略,强调挖掘经典名方和临床验方的重要性,提出了中药制剂的新发展道路,推动经典名方和临床验方向新药转化。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杨忠奇教授授课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鲁路教授分享《Ai赋能下基于人用经验的中药新药研发展望》,展望了AI技术在中药研发中的应用,如通过数据挖掘优化组方、预测疗效,并构建“方剂-证候-靶点”知识图谱,加速中药现代化进程。

鲁路教授授课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剂中心黄樱华教授讲授《临床经验方申报制剂的常见问题及申报资料技术要求》,详细解读了中药制剂申报的关键技术要点,包括处方合理性论证、生产工艺合规性设计等,为与会者提供了中药制剂申报的明确指导。

黄樱华教授授课


总结


主委刘健红教授总结本次会议邀请了全国名中医、省名中医,大咖云集,学术讲座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视角多样,为中医药老年病防治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中医老年病科建设与管理标准研讨,聚焦解决老年患者实际问题,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及功能康复。未来需以标准化诊疗为纽带、以基层能力提升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在老年病防治中的创新与应用,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提升广大基层医疗服务质量。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