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炎症性肠病专委会2025年第三届广东省IBD学术大会暨《炎症性肠病诊治实践与综合管理》新书发布会圆满召开
发布日期: 2025-09-19 浏览次数:56
图片

会员部

「基层医药学会官微」出品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炎症性肠病专委会

2025年第三届广东省IBD学术大会暨IBD规范化诊疗学习班暨《炎症性肠病诊治实践与综合管理》新书发布会圆满召开


2025年9月6日,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广东省炎症性肠病(IBD)学术大会暨IBD规范化诊疗学习班暨《炎症性肠病诊治实践与综合管理》新书发布会”在广州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外知名专家、省内各地级市医院的消化内科主任、同道及业界同仁,围绕IBD的诊疗、前沿技术及综合管理能力的规范化与同质化展开深入交流,为IBD学科发展赋予了新的动能。

炎症性肠病专委会钟英强主任委员主持了大会的开幕式,介绍了参加开幕式的主要领导与部分专家,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会长、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陈汝福教授发来祝贺的视频,祝贺大会圆满成功、感谢IBD专委会对学会工作的贡献、对新书的出版表示祝贺。接着学会廖智婷常务副秘书长作了开幕式致辞,肯定了IBD专委会所取得的成绩,并提出新的希望。

陈汝福会长致祝贺



钟英强主委主持开幕式

廖智婷常务副秘书长开幕式致辞



新书发布:凝聚经验,指导实践


会议伊始,举行了《炎症性肠病诊治实践与综合管理》新书发布会。该书由专委会主任委员钟英强教授牵头编撰,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的临床经验与研究成果,内容紧贴国际前沿,结合中国国情,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系统、实用的IBD诊疗指导。发布会由学会廖智婷常务副秘书长主持,她高度评价本书的学术价值与临床意义,并代表学会向所有参与编写的专家表示祝贺。新书参编者亲临会场举行了简单而有仪式感的新书发布仪式,现场气氛热烈。



组织建设:拓展网络,强化培训


在组织建设环节,由学会学术部罗美玲副部长会议主持,增补了12位常务委员、18位委员及7位(培育)培训基地秘书,并正式授牌东莞市人民医院为“IBD培训基地”。廖智婷副秘书长与钟英强主委代表学会颁发聘书并举行授牌仪式,标志着专委会在全省的影响力持续扩大,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


随后,在钟娃秘书长的主持下,钟英强主委作2024年度工作总结,并展望2025年工作重点,提出将持续推进IBD诊疗规范化与人才培养。

会议现场


新书发布会



学术盛会:聚焦前沿,共享经验


学术会议环节,多位国内外专家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主题报告。广东科技出版社李旻教授分享了《如何写好一本实用的医学著作》,美国高平教授介绍了《精准钙卫蛋白检测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梅州市人民医院江涛峰教授探讨了《小肠镜在克罗恩病诊治中的应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明松教授则展示了《IBD智能诊疗大模型及一体机构建》的最新成果。报告内容涵盖疾病监测新技术、内镜诊疗进展及人工智能在IBD中的应用,拓宽了与会者的学术视野。此外,会议还设置了IBD培训中心与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各地负责人围绕团队建设、培训机制及管理经验展开深入讨论,分享实践心得,气氛热烈,成果丰硕。

李旻教授分享如何写好一本实用的医学著作


高平博士学术分享


江涛峰教授学术分享


李明松教授学术分享



病例讨论:多学科协作,精准诊疗


下午的疑难病例讨论环节成为大会亮点。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李兆滔教授团队、广东省人民医院马娟教授团队、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唐帅教授团队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盛洪教授团队分别带来了HIV相关性肠炎、风湿免疫性疾病与肠道溃疡、难治性UC的病例分享,涵盖不典型表现、多学科交叉及治疗困境等临床难点。由消化内科、影像科、病理科、胃肠外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MDT团队,从各自专业角度深入剖析,提出个体化诊疗建议,现场讨论热烈,学术氛围浓厚,参会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李兆滔教授团队病例分享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唐帅教授团队病例分享


广东省人民医院马娟教授团队病例分享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盛洪教授团队病例分享




总结展望:搭建平台,共促发展


本次大会内容充实、组织有序,不仅展示了IBD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也为广大同仁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新书发布、组织建设、学术分享与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有力推动了IBD规范化诊疗水平的提升与学科人才的培养。未来,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凝聚各方力量,助力我省IBD诊疗事业迈上新台阶。

钟英强教授大会总结

各主持专家


[左右滑动 ]
MDT讨论专家


[左右滑动 ]
专委会秘书长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