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是静美的时节,白露至,鸿雁来,玄鸟归,秋意渐浓。10月25日,无锡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迎来了每月一次的学术活动——“急诊床旁超声的临床应用”专题沙龙。此次活动由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承办,以青年医师为主体,围绕肺部超声、超声在胃肠功能评估及膈肌功能评估三个方面展开讲解与实操。


活动由无锡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张云主任主持,张主任首先对同行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承办此次活动所做的准备。无锡市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屠苏教授致辞,她提出目前分会采用的每月学术交流活动的形式大大增加了无锡各家医院之间交流学习的机会,更好地推动了急诊学科的前进与发展,也对大家积极参与活动表示了感谢,对青年医师提出了殷切期望。

学术活动的第一部分是急诊B超在临床应用中的介绍。首先由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钱际银分享了急诊超声在呼吸困难中的应用(BLUE方案),她讲解了肺超的正常、异常征象,重点阐述了利用BLUE方案在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病因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接下来是辛赛医师就“急诊超声胃窦单切面法评估胃窦运动指数及胃排空”话题展开演讲,详细阐述了利用急诊超声评估胃残余量、胃运动功能及排空功能。展示了超声在评估重症患者胃肠道功能及在肠内营养治疗过程中的实用性。
最后是陆淼医师分享了“急诊超声在膈肌功能评估中的应用”,重点强调超声在机械通气患者成功脱机预测中的价值,从膈肌厚度、膈肌增厚分数、膈肌移动度、膈肌相关浅快呼吸指数四个方面的指标介绍了膈肌功能在床旁超声中的评估,更实时准确的帮助我们评估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拔管的难度。

学术活动的第二部分是操作演示与练习,三位授课老师先完整演示了床旁肺部超声、胃窦超声、膈肌超声的位点、操作手法及测量方法,随后带领大家积极地投入练习中。学员们热情都很高,边操作边与老师交流。
最后屠苏主委对本次学术活动进行了总结性发言,她表示超声以其无创、高效、可实时动态监测、床旁反复操作等优点逐渐取代传统工具,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熟练掌握床旁超声对急诊诊疗意义重大,也提出对青年医师积极参与学术活动,不断汲取知识与灵感,深化认知、提升自己的期望,希望蓬勃发展的无锡急诊医疗能为锡城人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锡城百姓保驾护航。
无锡市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自今年改选以来,坚持每月都进行相关学术活动,随着本次急诊床旁超声的临床应用专题沙龙圆满落幕,大家又开始对下个月的学术活动充满期待。正是这一次次的交流与学习,筑牢了锡城广大群众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