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活动

【科普】胸部发现肺结节莫慌 再给你我一次机会

肺结节不等于肺癌!由于螺旋CT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报告中会看到“肺部小结节”“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等词语。很多人一看肺结节就误认为有可能是肺癌,到处求医。发现了肺结节该怎么办?是不是一定要手术?


59岁的刘先生在今年7月份胸部CT时被发现左下肺有结节影,到当地医院就诊后,刘先生根据医生的建议消炎抗感染治疗一个月。再次复查胸部CT后发现,左下肺结节影与上一次差不多,并没有发生变化。医生考虑有肺癌可能,建议手术切除。


刘先生听到手术建议后内心忐忑,又前往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专家门诊郑明峰主任处咨询。郑明峰仔细看了CT后,认为刘先生左下肺结节影虽然一个月的消炎后未见明显吸收,但是综合CT表现以及既往病史来看,炎症的可能性较大,建议刘先生继续抗感染治疗,两个月后再次复查。




面对患者焦虑的情绪,郑明峰主任笑着对刘先生说:“再给你我一两个月,好不好?”刘先生遵从郑明峰主任的意见,经历了一个疗程的消炎抗感染后再次复查胸部CT——左下肺结节影,较前缩小,这意味着他肺上的这个结节是良性,不需要手术治疗了。




无独有偶,有媒体报道一名患者最多出现44个肺结节和磨玻璃影,经胸外科医生阅片解读属于低危,只需正常体检随访即可,患者彻底放下了思想包袱。


无锡市医学会胸外科分会主任委员郑明峰教授表示,肺结节是一个医学专有名词,指在肺部出现的一个或多个圆形或卵圆形的小结节影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无症状的。


肺结节的大小可以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它们可以是良性的(非癌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癌性的)。如果首次胸部CT发现肺结节,医生会根据肺结节的直径大小、边缘光滑或有毛刺,以及密度、位置和可能的恶性程度进行评估。


郑明峰教授说,临床上类似刘先生这样的患者很多,不少曾被建议手术的患者最后都被证实为无需治疗的肺结节。


绝大多数的年轻人本身就不是肺癌的高发、高危人群,如果没有肺癌家族史、没有长期吸烟史、没有既往肺部疾病史,只是健康体检中首次做胸部CT检查发现了一个肺结节,只要坚持每年的健康体检,遵医嘱定期复查胸部CT即可,不需要过度频繁地复查胸部CT。


他建议:“千万不要急于手术,最后把一个良性的结节给切掉了。如果没有找到导致肺结节产生的原因,应该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通过定期复查,决定临床是否干预,制定个体化的复查和诊疗计划。”


胸部CT随访非常重要,因为肺部小结节大部分为惰性结节,其变化较为缓慢,建议CT随访周期为3-6个月,胸外科专业医生会根据其风险因素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时会碰到复杂疑难的病例,这时候由影像,肿瘤,呼吸内科,病理,胸外等加入的多学科讨论(MDT)就非常必要。人民医院MDT团队每年就帮助不少人解忧。


对于需要治疗的肺部结节,外科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也是目前疗效最好的治疗手段。不过既不能因为疏忽大意而错失了早期肺癌治疗的机会,也不能因为过于激进的治疗而增加创伤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