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是第25个世界哮喘日。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很多人都知道,只要哮喘一发作,人就会剧烈地咳嗽、喘息,感觉胸闷、呼吸困难,如果救治不及时,甚至能要人的命。
但也许你不知道,儿童竟然是这种病的高发群体。有研究显示,在我国,儿童哮喘累计患病率达3%以上,也就是说,有近700万的孩子正受到哮喘的威胁。
事实上,好多家长都将哮喘、咳嗽、感冒混为一谈,常常忽视掉儿童哮喘的问题,导致错失了最佳治疗时间。
无锡市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市第八人民医院儿科高燕敏主任,带大家深入了解这一疾病。
01、儿童哮喘的表现存在“欺骗性”
提到哮喘,很多人可能并不陌生,就是发作起来喘,一些典型的哮喘在发病时可以听到肺部“丝丝”的喘鸣音,有着夜间或凌晨发作或加剧的特点,因此不难被家长所觉察。
特殊因素也可刺激诱发咳喘,比如:接触过敏原(螨虫、粉尘、霉菌和花粉等因素)、天气变化(如夏天进入空调房或遇到气温变化大)、刺激气味的吸入、“感冒”(常由呼吸道感染所导致,病原体以呼吸道病毒为主)、运动等。
上述就是哮喘的三个特征:反复发作性、时间节律性以及诱因多样性。
在这需要注意的是,门诊上发现有很多患儿没有气喘,只有咳嗽或者有点胸闷来就诊,那他们就不是哮喘?
哮喘的表现可分为典型和非典型,除大家平时认知的典型气喘表现外,非典型哮喘往往只有咳嗽或气短,无喘息和气促的表现,但常规抗感染止咳无效,经抗哮喘治疗才会好,那是咳嗽变异型或者胸闷变异型哮喘,也是现在临床多见类型。”高燕敏主任说道。
由于咳嗽变异性哮喘在早期症状和感冒引发的咳嗽比较相似,常易被误诊。
如何分辨,主要看这几个症状:
平常我们所说的“感冒”,引起的咳嗽多伴有咽痛、发热、黄白涕等,而咳嗽变异性哮喘大多是由过敏或者反复的呼吸道感染诱发,典型的症状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可伴有咽喉部异物感或发痒,一般不发热。
普通咳嗽病程较短,一般1-2周可好转,而咳嗽变异性哮喘通常表现为持续剧烈咳嗽或反复发作,多在运动后、夜间或凌晨加重,病程时间较长。咳嗽可以持续几周到几个月不好。
医生提醒,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尽量不要随意服药,如果遇到咳嗽不愈的情况,应尽早去医院排查。
02、家长们请注意!这几个儿童哮喘误区要绕行!随着年龄增长,哮喘就会自愈
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的增强,部分孩子哮喘会自己好。
虽然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增强,大部分孩子哮喘发作次数会减少,但据统计仍有约1/4左右的孩子哮喘持续终身,还有部分自愈的孩子中会有持续终身的肺功能下降。
哮喘好了就可以停药
门诊上经常遇到这类“见好就收”的家长。其实哮喘的治疗是需要长期、持久、规范的。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只占哮喘治疗的1/3,哮喘控制的好不好,维持期的治疗才起决定性作用。
哮喘的真正原因是气道的慢性炎症,当用药后症状缓解,这时候若过早停药,气道的炎症却还存在,就会导致孩子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便呼呼喘,长时间炎症状态后肺结构重塑,造成肺功能受损。
激素副作用大,不能长期使用
一些家长怕激素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担心药物依赖,所以拒绝给孩子用激素预防药或过早停药,导致孩子哮喘发作频繁。
哮喘长期治疗所用的吸入激素为局部糖皮质激素,全身吸收率很低,所以长期使用副作用小,一般不影响生长发育。
反而是治疗不规范经常急性发作的孩子会导致大剂量各类药物如大剂量全身激素和抗生素等的使用。
运动可引发哮喘,哮喘病人宜少动
很多家长认为,哮喘的孩子需要待在家里不能运动,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与正常儿童一样,患有哮喘的孩子,在哮喘缓解期或者控制良好时,有目的、循序渐进且适量的运动对健康有益,且在哮喘症状控制、改善心肺耐力和促进心理健康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
03、春夏交替时可以这样预防发作
春夏交替之际,哮喘进入高发期。
高燕敏主任介绍,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注意:
首先避免接触过敏源和找出诱发因素,尽可能避免接触环境中可能存在的过敏原,同时注意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各种能够诱发哮喘的因素。
外出游玩时,哮喘患儿要避开花丛,并戴好口罩。
其次,体育锻炼是预防哮喘发作、调节机体机能状态的重要措施。让孩子在哮喘控制平稳、肺功能稳定时每天有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切不可因为害怕孩子哮喘发作而过分限制其体力活动。
建议做如骑自行车、爬山、游泳等慢耗氧的运动。
户外活动的场地选择也要注意,尽量避开可能会诱发哮喘的草地、树林、花园等。
最后要避免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与哮喘的发作密切相关。春天穿着要适宜,家长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针对季节性感染或流行性传染病可以接种疫苗预防感染。
另外,家长们要充分了解这个疾病是一个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它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规范的、足量足疗程的治疗过程,坚持治疗可达到减少发作。
稿件来源:无锡市医学会儿科学分会